文与像:照片内外的书写
2016-05-14
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 “洞穴比喻”:一群人生来就被捆绑而不能转身,只能看见身后的阳光和火炬投射到洞底的影子,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事物;假设有人挣脱枷锁,能够回头看到这些影子的源头—太阳,最初还会头晕目眩、痛苦不堪,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个比喻往往被解释为柏拉图完成了两个世界的划分:文字所代表绝对、永恒的理念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日常所见的变动易逝的世界只是幻象,可感而不可知。这个歧义丛生的比喻常常成为讨论文字与图像的起点。有意思的是,这个比喻把对真实世界的把握的过程描述成一种打破桎梏寻找光源的观看。文艺复兴时期线性视角的开发以及后来摄影的发明其实都是这种“观看”的延续,究其根本并没有走出“洞穴比喻”中有关人认知世界的囚徒困境,通过摄影得到的影像的很大程度是一种幻想。摄影从诞生以来与文字发生的关联其实可以看做刺破这种幻象的努力。在照片的旁边和背面书写文字,通过为照片取标题而为影像命名,具有时间意义和文化历史符号的文字在照片中出现,在互联网上在影像的海洋中文字与照片的相互裹挟……摄影似乎在通过文字获得与世界本体性的关联。就像那幅不断被人阐释的雷内·马格利特(RenéMagritte)创作于1920年代的名作《这不是一支烟斗》(见本期P94),烟斗的图像不是烟斗,烟斗的概念也不是烟斗,但是关于烟斗的图像和文字的同时出现在反复提示我们什么才是烟斗本身,什么才是烟斗的影像和概念。呈现文字的影像天然就具有强烈的思辨气息,影像和文字本身都不是答案,文字与影像常常是相互背书的同时又相互离间、背叛,相互阐释和建构的同时也相互解构,但是这一过程至少提示我们,照片中的现实如何由摄影者观看和想象以及观看者的阐释复杂地交织而成。
这个专题呈现了从摄影术传入早期到当下中国摄影实践中把文字作为主题的许多代表性案例。汉语中图像和文字同源共生的理念,让许多中国的摄影艺术家们自然而然地在摄影中将文字作为图像来经营,照片上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式的画意冲动,也是绵延不绝的文化乡愁。更多的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在把文字作为影像构成的肌理,他们的作品有意识地思考和探究影像和文字之间的内在关联,让影像和文字互为阐发,在影像和文字不断转化的视觉游戏中,他们的影像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话语方式,机智地呈现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判断,于是照片内外的书写成为关于这个世界的一种深刻的洞见。
诸多艺术家和机构慷慨地为本专题提供作品,青年学者祖宇、何博对本专题的策划贡献良多。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