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南汝城“香火龙”艺术研究

2016-05-14胡翔飞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汝城

摘 要:湘南郴州汝城县舞香火龙,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传承至今,就这样汝城香火龙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特定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舞龙活动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香火龙”龙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独特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也是本文艺术研究的主题。这对于民间非物质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汝城;“香火龙”;艺术研究

1 汝城香火龙概况

香火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也是特定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民间艺术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城香火龙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舞香火龙是汝城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闹元宵的传统活动,全县 23 个乡镇 309 个村都舞香火龙,盛行在城郊乡、土桥镇、三星镇一带。

2 香火龙形象的缘起

汝城香火龙主要是祀龙止雨、祀龙止水的一种仪式,它的大多数雏形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形象。据传在唐高宗弘道年间,汝城当地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当地老百姓,想出了一个“以火龙降水患”的办法。他们扎制了12条稻草香火龙,对着洪水焚化祈祷,终于将洪水降伏。就这样用稻草扎制龙便成为民俗沿袭下来。每到过大年元宵期间,就扎制香火龙举行舞香火龙盛会,用这种仪式来表达对龙的膜拜和尊崇。年复一年,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每到新春佳节之际,村村间举行香火龙舞龙活动,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很多风俗习惯,如当地的居民还把一些龙的形态雕刻在祠堂的梁柱和神龛上,雕刻在一些家具、器皿及凉厅、庙宇、桥梁等建筑物上,供奉着龙的神像,这些神像成了汝城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图腾。

3 香火龙形象的塑造

汝城香火龙的造型大多数取法于传统的庙宇壁画、雕刻等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若加夸张。插在香火龙身上的线香主要以勾画轮廓是为了突出其夜视效果,利用多插线香以增加亮度,进而勾画出夜间香火龙威武轩昂的气势。香火龙分类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汝城香火龙多数都是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全长最大可以达到90米,最短的20米,香火龙可以分七拱、九拱、十一拱不等的造型,最高可以达到4米多,最矮也有2.5米。香火龙制作难度最大的部分是龙头,比如有高昂的龙头、前突的眼睛等;还有香火龙后伸的双角、张开的龙口、前伸的龙舌以及摇曳下垂的龙须、向后舒展的龙尾、张开的四脚、坚利的五爪、贴着“王”“寿”“福”等字样的龙额,这些都是龙的基本造型,制作都需要独具匠心。

汝城香火龙制作材料主要以当地所产的稻草为主,还有棕叶、南竹竿、向日葵秆做原料也是可以的。香选用的都是特制的龙香,扎制工艺是当地传统的手工扎制技术。香火龙的制作很讲究,先用理顺的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鞭”。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扎好的鞭做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然后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龙鳞。圆龙扎法则是先用鞭盘成圆,然后将做好的一个个圆圈等距离连接起来做成龙身,再增加龙头、龙尾等造型构件,将扎成的所有构件连成一个长长的整体,每隔一定的距离用竹竿作支柱抬杆并连接固定。

龙香的插制是按照设计图插制。在龙身两侧插上龙香,并用细篾片连接每支龙香,形成连线整齐的龙形线条造型,每条龙体插龙香4万支左右。龙头结构复杂精美,龙的各个部位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各部分扎成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鞭”上。按造型插遍龙香,插好龙香后,将每一节构件用竹竿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整个制作塑造过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香火龙就这样成型了,造型高大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场景壮观。

4 神秘仪式形象的布置

汝城年年都有舞龙的盛会,各村都有一整套的相关器具,各具特色、丰富多彩。香火龙的造型和制作有所讲究,当然仪式的布置也就更讲究了。舞龙的时间通常在每年元宵节前后的夜晚七点左右。前来观龙的乡亲们成群结队赶到集合地,舞龙队员们在香火龙周围聚集等待出发。仪式开始的布置:龙灯会长一声令下,数十声,多个三眼炮争先轰响后,领队下令“点火”,给香火龙和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都点上火,火光耀眼,香火龙全身闪耀着红光,鼓乐齐奏,鞭炮齐鸣,焰火腾空。舞龙队的布置:舞香火龙有一整套的队伍,一般舞龙头每8人一组,其余每两人一扛。一百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齐上阵,还有三眼炮鸣放队、双狮双球和生肖吉祥物队、鞭炮队,其后又是鼓乐队、龙灯队,有的还会配上花灯押后。表演程序上的布置:舞龙的动作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沉海底”和“吞食” 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作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作些引龙和随龙“护驾”动作。先绕宗祠大门旋转三周,一旋一拜,三拜后沿村内主道和村边游走。特别在水田边,天幕黝黑,香火龙将万点火光倒映水中,既雄壮,又轻盈,阵阵香烟随风飘动,整条香火龙就像在腾云驾雾。现场热闹非凡,在呐喊、赞叹和欢呼声中,一条闪烁万千的长形巨龙划破沉寂和黑暗,在茫茫夜空中飞舞盘旋。火光四溅,红光闪闪,一片瑞霭祥烟,场面极度壮观。香火龙仪式路线布置:一般到县城最繁华的街道绕城一圈,途径的农家、商店及其他机关单位、学校、公司企业。按照制定的线路,香火龙最后旋归祖祠前面。这个时候,观香火龙的群众便会争先恐后上去抢龙香,把抢来的龙香放在自家神案上或畜栏门边,祈求家庭平安、六畜兴旺。仪式收尾布置:龙香扯去后就开始化龙。在一阵阵鼓乐鞭炮声中,舞龙者将龙点燃;第二天,龙灯会成员将焚化的龙灰装好,在阵阵鼓乐鞭炮声中送到河边,装香烧纸后将龙灰倒进河里,寓意“归海”之意。整个仪式形象布置充满着神秘感和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

综上所述,汝城香火龙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其造型源于传统的庙宇壁画、雕刻等形象,吸收了传统形象中的精髓,但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夸张而独具特色;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其舞龙仪式热闹而神秘,而又与乡民联系紧密,极具湘南民俗特色,具有艺术研究价值。

香火龙这一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获得了新生,汝城人民让这种最具观赏性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的艺术作品得到了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村落文化保留更多的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节目。作为特色文化资源丰厚的传统村落,营造村落文化社区,重建文化空间,重视整体保护传承性,合理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进传统文化保护,最终达到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传承与新型城镇化的共赢获得平衡。也就是说“香火龙”龙的文化精神内涵得到充分的诠释。

作者简介:胡翔飞(1981—),男,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汝城
汝城文化印记
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持续性力量:有效开发红色资源
铸造汝城精神
深度贫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的汝城案例与对策研究
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角分析乡村仪式性体育的变迁:湖南郴州“汝城香火龙”活动研究
汝城永丰周氏宗祠及其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汝城在湘南起义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汝城县党建引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汝城河流治理美如画
湖南汝城:投3000多万建大型供水工程惠泽6万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