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算”“用”结合教学策略浅议
2016-05-14兰桂珍
兰桂珍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算"与"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增进了学生对于运算的理解;其次,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可以避免机械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个实际感受与体验的意义,并且可以利用现实中的问题来感受运算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算与用的结合;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97-01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时刻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遵循学生自身的心理规律。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材知识,对所要教学的内容经过精心的设计,从而使得教学与生活联系密切,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所学的知识最后也要服务于生活,突出数学强大的应用性。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把运算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在这个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较好地结合"算"与"用"之间的联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感受"算"与"用"的结合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下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到数学也是为生活服务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小数》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创设小学生随处可见的事物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小数的实际现象。接着从学生熟悉的切西瓜入手,比如"一个西瓜,中间切一下,会有多少,再切一下,会是多少?"这样就会出现小数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计算也是来自于生活,计算也会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充分认识了数学就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之后,更加有利于学生知道小数的由来以及运算过程,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便于以后学生学习小数点的变化以及计算。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提供一些十分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去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用所学的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计算教学,才能避免"算"与"用"的分裂,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价值。
2.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算"与"用"的结合
数学的"算"与"用"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参加活动。学生既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下相互交流。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情境,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新学期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况,了解学生购买的物品数量和价格等信息。这个话题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常碰到过的问题,所以大家的发言很积极,有的会说,"我买了2个笔记本,花了8元。"有的则会说:"我买了3枝铅笔,花了9元。"也有的会说:"我跟着我的好朋友小红一起去的,我买了3个本,花了12元,小红买了5个本。"这样的生活情境数不胜数,这就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源,就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算"与"用"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以用引算,以算激用。这时,教师就可以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可以从情境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可以从图中看到哪些具体的数学问题。要想合理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求学生可以从得到的信息中学会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要思考可以运用哪些具体的数学方法来求解。
3.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算"与"用"的结合
小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对有角色的游戏充满了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兴趣。例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出生日期,让每一个学生说出来,要求另一个学生通过想出一个算式,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的学号。这个游戏实则就是运算练习的过程,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学生的出生日期之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号。小学生在初始的练习口算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学生的学号来完成简单的加、减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出生日期做减法的游戏让学生比较年龄的差距。这样通过创设趣味游戏,"算"与"用"便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同时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来使得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富有激情。
"算"与"用"的结合,要使用有度。不能从始至终都在强调"用",也不能一味地强调"算"。教师充分认识到"算"与"用"结合的教学目标,合理地运用到每一节数学教学中。参考文献:
[1]梁芳.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J].小学数学参考,2008
[2]徐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例谈[J].小学数学参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