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水·墨变”中国笔墨的误读与再生

2016-05-14

财富堂 2016年8期
关键词:策展美术馆苏州

2016年7月9日,玉衡艺术中心推出群展“风水·墨变—— 中国笔墨的误读与再生”。此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了了策展,呈现了王劼音、余友涵、郑在东、陈心懋、蒋奇谷、陈九、余启平、何赛邦、邬一名、倪有鱼十位艺术家近年创作的水墨画作,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

本次群展以“风水·墨变”为名。“风水”来自悠久神秘的中国远古时代,是中国人对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宇宙变化规律的处理。作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它是天人合一的场气万有观的集中体现,而当代艺术的开放维度使得这一主题更具面向未来的可能性。此次参展的艺术家贯穿了清晰的内在脉络和特点,他们的生活经历、学习和创作历程以及作品面貌与国际艺术舞台保持密切的交流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中国水墨”当今的发展境遇。

参展作品都在试图用新的方式探索中国水墨:王劼音老师的独特笔触展现的情怀;余友涵老师抽象的图像语言;郑在东老师表现的时空穿梭般的笔墨;陈心懋老师的人文情怀;蒋奇谷老师的实验性创作;陈九老师的风生“水”起的气韵;余启平老师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的调侃;何赛邦老师细腻的线条处理;邬一名老师绘画中的朴实和本真;以及倪有鱼老师的艺术“洪流”。在当代语境下,这些作品以更具有精神表征的形态将“墨变”呈现出来。策展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搭建起一个更为开放的对话平台,共同探讨中国笔墨如今所面对的误读,并催化其发展的再生。

最古老的美术馆和最年轻的国际艺术展《2016首届苏州文献展》即将于苏州拉开帷幕

由苏州美术馆、苏州市美术馆协会主办的2016首届苏州文献展(Suzhou Documents)将于8月中旬在苏州拉开帷幕。展览由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和瑞士苏黎世约翰·雅各布斯博物馆馆长、第12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罗格担任策展人。

展览主题为:“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Histories of a Global Hub)”。展览于2016年8月14日至10月20日在苏州美术馆、苏州丝绸博物馆、颜文樑纪念馆、吴作人艺术馆、朴园、双塔等古城区核心艺术场馆举行。展览内容包涵2016首届苏州文献展主体展、“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第一期)、近代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第一期)等,并结合展览邀请国内外学术大家举办2016首届苏州文献展学术座谈会。

颜文樑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提出了响亮的愿景,他在《十年回顾》一文中写道,“发起画赛以竞进步,组织美会以资磋磨,创办美术馆以提倡社会文化,设立美术校以造就后起英秀……敝人等希望我山明水秀之苏州,成为世界美术之中心……”无疑,该展正是中国最古老的美术馆主办的最年轻的国际艺术展览,同时这也是一个让具有悠久历史的苏州与世界碰撞和交流的新契机,对于提升当今苏州城市地位、促进苏州整体的发展而言,意味深远。

像真的一样王风华眼中的同质化城市

2016年7月1日,上海市衡山路842号Jewelvary Art与台北Gallery J Chen 联手带来王风华个展“像真的一样”。画展集中呈现了艺术家的最新创作“隅境”系列,这一系列是艺术家对中国城市长期观察和思索之后的产物。

每一座城市因不同城市风景而显露出各自独具特色的面孔。然而今天的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在艺术家王风华看来却面临着同质化的命运。在艺术家绘画创作的十多年中,对于世界各地城市的造访,令他比生活于其中的人能更深刻感受到当下中国千城一面的现实。王风华以精巧的超写实主义绘画技巧和隐喻性的象征手法来传述自己对社会的观感和态度,墙壁、隔离带、玻璃幕墙、机场公路等令人无法辨认却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随处可见的元素成为了王风华艺术实践中新的关注焦点。这使绘画背后隐藏的壮阔后续力得以传递出来,即艺术家对于土地、拆迁、污染、城市扩张等一系列问题的忧虑。

“自我”从湮没到解放 从观照到表达龙美术馆“她们”国际女性特展开幕

2016年7月22日,由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女士策展的“她们She:国际女性特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盛大开幕。该展作为国内首次以古今中外优秀女性艺术家为主题的、具有历史回顾意义的展览,将呈现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4位女性艺术家,跨越10个世纪的优秀作品。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湮没的自我;解放的自我;观照的自我;表达的自我,旨在将女性视为一个整体,并讲述其历经古代的自我湮没,近现代的自我解放,当代的自我观照与自我表达,展现女性艺术家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与薄发于外的创造力。在之前的媒体见面会中,馆长还邀请了艺术家向京和丽莎·约斯卡瓦吉作为代表发言。

王薇表示,希望通过该展让更多人关注女性的艺术成就,理解女性情感世界,“女性远比男性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往往体现在女性是否接受教育和得到尊重。女性生存境遇和精神价值,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杆。我相信在人文主义色彩愈加浓郁的当今社会,本次展览是对所有人的一次提醒——了解她们已经实现的,关注她们正在实现的,推动她们希望实现的。”

“庞贝末日展”登陆环球港重现神秘古罗马文明

2016年7月8日,“庞贝末日”展登陆上海环球港,百余件展品带领观众进入古罗马庞贝的繁荣文明,而火山爆发焚城的毁灭瞬间也将重现在观众面前。展览由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上海西铁尚艺展览有限公司和韩国Siwall有限公司承办。庞贝,曾经煊赫一时的罗马古城,奢华的度假胜地,由于维苏威火山爆发,于公元79年突然被埋于地下。此次展览,揭开庞贝古城遗址的神秘面纱,观众仿佛置身其间,在探寻庞贝与周边城区往来活动轨迹的同时,亦能从展品中了解古城的居住文化,感受居民的日常生活。展览将于10月9日结束。

英国:为了留住参观者多看会儿画,六家博物馆特意举办了一场赝品展览游戏。七幅名画仿制品将藏于六家博物馆的七个展厅,等待目光锐利的游客找出它。该游戏还和英国 SKY 电视台的艺术频道合作,制作了一档名为 Fake! The Great Masterpiece Challenge 的电视节目。这项活动从 7 月 2 日开始, 8 月 1 日结束。十位入选者将参与最后的节目,获胜者将会获得价值 5000 英镑的英国名画复制品。

参加的博物馆包括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肖像美术馆、卡迪夫国家博物馆、伦敦的市政厅画廊、曼切斯特画廊、 Lever 女士艺术画廊和利物浦的艺术画廊。博物馆想通过此举挑战它们的访客,让他们更为仔细地打量这些杰出艺术品的细节,包括一笔一画、纹理和颜色。而且博物馆希望电视能帮助他们吸引到更多新的访客。

荷兰:2016年7月,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新展——《在精神错乱的边缘》(On the Verge of Insanity)拉开帷幕。展览重点关注1890年梵高自杀前人生最后18个月所经历的极度痛苦的精神折磨,其中的一件重要展品是一把手枪。

展览试图寻找梵高为什么会割掉左耳、他的精神疾病的确切性质,以及最终导致他37岁时在巴黎附近的瓦兹河畔欧韦选择自杀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小口径左轮手枪这件特别展品,大量推测认为这正是梵高结束生命时使用的武器。梵高在1890年7月27日开枪自杀后设法摇摇晃晃回到他居住的旅馆,30小时后离世。当时自杀使用的手枪并没有被找到。

1960年前后,一位农民在其位于欧韦的自家田地耕作时发现了一把锈迹斑斑、型号为a 7.0 mm Lefaucheux的袖珍型左轮手枪,这块田地正是梵高当年自杀事件发生地。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荣获英国2016年度最佳博物馆奖。这一年度大奖旨在表彰全年中保持卓越想象力、创新精神和成就的机构。评委会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是因为博物馆在这一年中举办了多场颇具野心的大型展览,展开了对1600-1815展厅欧洲艺术和手工艺藏品的修复项目,并突破了访客数量历史纪录。去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390万人次,其官方网站还吸引了1450万人次浏览者,博物馆会员增至9万人,为创立164年以来最高。英国艺术基金会和该奖项主席史蒂芬·德查(Stephen Deuchar)表示:“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表现令人欣慰。博物馆近期举办的从‘亚历山大·麦昆到‘印度织物的展览、以及1600-1815展厅的重新开放,这些出众的成绩既带来娱乐性又富有挑战,不失当代学术性同时吸引了大量英国观众。”

美国:至今已有111年历史的纽约中央艺术用品商店(Central Art Supply)将在今年夏天结束后停业关闭。这间位于纽约第三大街62号的商铺由斯坦伯格(Steinberg)家族于1905年成立,商铺所在建筑目前已被出售。斯坦伯格家族将打折销售所有剩余商品,甚至可能出售其知识产权。

中央艺术用品商店的网站上仍保留着为艺术家提供一切所需的愿景:“很简单,如果您在这里找不到,说明它不存在。如果它不存在,我们愿为您打造。”而在商店的一篇博客中则写道:“在过去的111年中,我们出色的顾客——从初出茅庐的艺术学院学生到现代艺术大师 —— 令商店的存在变得尤为独特,也使我们的员工备感荣幸。”

西班牙:西班牙最高法院民事法庭于6月驳回卡拉-萨尔瓦多·达利基金会(Gala-Salvador Dalí Foundation)针对巴塞罗那展览制作公司Faber Gotic的上诉请求,理由是基金会诉后者侵犯艺术家形象一案无实际法律依据。

达利基金会原本于巴塞罗那地方法院对Faber Gotic提起诉讼,认为其在巴塞罗那皇家艺术之家举办的达利雕塑展未经授权因商业目的使用达利的名字和形象,侵犯了基金会的商标、知识产权和艺术家形象权。但地方法院判基金会败诉,基金会因不服判决向高院提起诉讼,而高院支持了巴塞罗那地方法院的判决,并表示基金会并非旨在保护艺术家的遗产,而是试图从中谋利。高院同时指出,1982年,达利曾立愿指定西班牙作为国家,是其所有遗产、权利和艺术创作的唯一和免费继承人。一年后,达利成立基金会,指定基金会保护和捍卫他的艺术、文化和知识产权。尽管国家将所有的权利出让给了基金会,但这并不意味它有权保护艺术家形象。而且,从法律上来说,艺术家基本的个人权利已经随着艺术家去世而不复存在,其个人形象权的说法也就随之失效了。

日本:东京森美术馆首席策展人片冈真実(Mami Kataoka)将担任第21届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她将成为该展自1973年创立以来任命的首位亚洲艺术总监。片冈真実曾是第20届悉尼双年展国际顾问团成员之一。在森美术馆任职期间,她曾策划“六本木岔口”(Roppongi Crossing,2004、2013)、“感知自然:日本的自然感知力”(Sensing Nature: Perception of Nature in Japan,2010)等大型群展,还曾策划有关小沢刚(Tsuyoshi Ozawa)、艾未未、李昢(Lee Bul)、会田诚(Makoto Aida)等亚洲艺术家的回顾展。片冈真実目前是国际现当代美术馆协会(CIMAM)董事会成员、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委员会成员、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顾问。“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双年展在过去四十多年中在将国际当代艺术、艺术家和策展人带到澳大利亚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期待在此届双年展中与优秀的澳大利亚和国际艺术家合作,就澳大利亚历史、多元社群和语境展开深入讨论。”

澳大利亚: 一名奇葩艺术家本·布彻(Ben Butcher)近日溜进位于墨尔本的维州国立美术馆,私自将其一幅名为《自我实现(Self-Fulfillment)》的作品挂在了墙上。布彻称,这幅作品尺寸很小,才能够藏在背包里偷带进美术馆。他表示,自己进入美术馆做准备时差点被一个保安发现,但他很快就把作品挂上了墙。而这幅偷偷挂到美术馆墙上的作品画的正是“布彻自己正在往墙上摆放画作”。布彻还在作品旁边贴上标签对这幅画进行了诠释:“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独断的文化机构不再是传播创意的唯一途径。以前只有少数特权阶层能够接触的媒介,现在普罗大众都能接触到。人们也可以直接采取行动和自行发布,这是从前无法实现的。在《自我实现》这幅作品中,艺术家决定自己把作品挂在维州国家美术馆展览,让参观的民众欣喜不已。”

美国:位于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今夏创造了一种消夏新模式——推出了由大大小小30多块“冰山”组成的冰川景观。这个美丽的海地冰川世界跨越了整个博物馆大厅,作为充满创造性的博物馆夏季派对的一部分,装置作品《冰山》于7月2日至9月5日向公众开放。

细看“冰山”是用透明可重复使用的绿色建筑住宅材料聚碳酸酯板组成的五面体和八面体,有5米至17米高,而海则是一个蓝色的大网。“冰”有的在地面,有的甚至悬挂在天花板上,作品总面积约12540平方英尺(1165平方米)。

《冰山》这件作品由致力于城市设计、景观建筑和公共环境的James Corner Field公司设计完成,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其著名的建筑作品有纽约的高铁和圣塔莫尼卡的Tongva公园的设计。James Corner Field?公司此次是第二次受邀国家建筑博物馆,去年曾在馆内打造了热门的海滨装置,两个月内共吸引了18万观众前来体验。

猜你喜欢

策展美术馆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策展哲学》
一个问题的两个状态:关于青年策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