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地理与现实生活实践

2016-05-14汤雷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生活教育

汤雷

摘要:教学课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实生活;联系实际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88-011.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高中地理是在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人文科学。综合性非常强,研究的问题既有全球性的、全国性的,又有区域性的,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初中学生应有的地理基础实在欠缺,使高中地理教学常常陷于空中楼阁的境界。尤其是在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地球运动问题和第二章的大气环境问题,理论性强,难度大,加上教学时间紧,进度快,往往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十分困惑。人文地理的教学也往往因为学生基本的区域地理常识欠缺,让学生感觉到所学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所以,现有的地理课堂,经常是教师讲解绘声绘色,学生则是精神紧张,听课吃力。每节课下来,师生都很疲惫,有的老师常常发牢骚,这课没法上。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下课,就有学生围过来喊:"老师,听不懂!",自习课上,学生排着队问问题。笔者一方面为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所感动,一方面为学生学习的吃力而苦恼。

2.教育改革的发展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表明,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此,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教育改革日趋深化,这种更新和深化也必须深入到地理教学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及其配套教材的实施,使一线教师对教学理念更新,对具体教学方法的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和提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改革。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或修订了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育是终身教育,维持个人生活或人类生存的教育,增强生活品质和生活品位的教育。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成为世纪之交学校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旋律。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十分注重如何把这一全世界都强调的崭新理念融化到地理教学中去,揭示生活化地理的教育使命和教育信念,奏响主旋律,增强教材的生活化、真实性和亲和力。这样就有助于学生重温生活,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用地理的眼光审视周围环境的意识和习惯,促使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无疑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地理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3.怎样使地理教学联系现实生活

3.1努力营造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教学情境。生活处处皆地理,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学生便会觉得亲切、自然,易于接受与理解。同时创设现实生活中的地理教学情境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讲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时,为了突出地球这颗行星的普通性,笔者就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高一的学生刚进入新的环境,往往感觉日子过得很慢,用"度日如年"来形容学生此时的心情是最恰当不过的,但真正能体会到"度日如年"的却是在金星上,知道是为什么吗?"太阳从西边出来"经常被用来形容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情,但在一颗行星上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的,知道是哪一颗行星吗?学生听后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书本上的九大行星数据表,学生很快就会知道能真正体会到"度日如年"的是金星,因为金星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比公转周期还要长。接着告诉学生金星的自转方向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学生也就明白了要想见到太阳从西边出来也只有到金星上才能实现了。要说特殊的应该是金星而不是地球,可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地球为什么又是特殊的呢?自然地引出下一个问题的教学。营造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也就变得轻松、愉快。

3.2用生活知识解读地理问题。近年来在国际教育界颇得到认可的"建构"学派认为,知识是通过学生的经验建构的。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由于地理学习对象尺度大,距离遥远,地理过程难以直观细查以及过于宏观抽象等原因,常常在认识地理特征,理解地理概念、规律、原理时产生障碍,逐渐产生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降低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虽然采用地图、图片、图表、地球仪、地理演示实验、地理模型、地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在已知与未知、具体与抽象、简单与复杂之间架设认知桥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但地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仅仅借助直观教学手段还是难以使学生将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地理现象与地理建立起必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阐述地理现象、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原理等知识,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是鲜活有趣的。

在教学"热力环流"时,可先布置学生回家烧一锅开水,注意观察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和锅边水的运动方向。或者烧一小堆纸,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3.3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挖教材,帮助学生找到课本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4多渠道渗透联系现实生活的地理知识。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不只蕴藏在地理课本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渠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诸如订阅各种与地理有关的报刊杂志,用活用好学校的图书。有条件的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从网上及时、大量地获取有关地理知识。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地理资源。中央台经常播放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开心词典"栏目每期都有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收看时就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教师也可以收集试题组织学生进入开心词典模拟考场答题考试。学生对于这种贴近生活的考试方式非常乐意接受。此外"人与自然"、"国家地理杂志"等栏目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课外适当收看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总之,以生活的理念进行地理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生活的意义,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生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