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刍议
2016-05-14桂成文
桂成文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传授数学知识给学生,不但能拉近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为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本文从兴趣——学习数学的原动力;问题情境——学习数学的心脏;交流与沟通——情境教学的心灵之桥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学习兴趣;问题情境;交流与沟通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40-01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是在情境创设的热潮下,情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也随之出现。不难发现一部分数学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忽视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实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创设一个合理的、高效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呢?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1.兴趣——学习数学的源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学习数学。学生对数学的感知首先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的,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直接经验和已有体验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就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所喜闻乐见、耳濡目染的生活内容为题材,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设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数学。
2.问题情境——学习数学的心脏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去思考,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进而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老师可使用动画:设计一个卡通人物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并设问:卡通人物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卡通人物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上颠簸,设问:车轮已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卡通人物还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最后再用动画:卡通人物坐在经过学生改进后的汽车上"嘎嘎"直叫,教师语言配合:卡通人物在谢谢我们大家呢!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3.交流与沟通——情境教学的心灵之桥
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是存在代沟的,如何确立教师的参与者、引领者地位,师生间的情感与思维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说大部分学生都是渴望与老师沟通与交流的,但往往是不好意思或不敢与教师沟通,尤其是数学老师,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害怕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坏并不能直接决定学生的生活命运,在平时的课堂上数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表达了自己对本节课的想法,提出在数学思维训练上教师只不过比学生早训练了几年,"闻道在前",加之"术业有专攻",所以为师。提出在数学思维训练上人人都是一样的,鼓励学生不能迷信老师,要有自己的观点,学会与老师争论,要敢于怀疑老师。数学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敢于自我批判,向学生学习,学生的闪光点要给予肯定,多鼓励。只有经常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思维才会有大的进步,数学成绩才会有较大提高。
总之,创设合适的情境,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从而改变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获得终生发展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