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快乐
2016-05-14文廷英
文廷英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探究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快乐,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活动评价;感受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56-01新课程从人文的高度出发,提出应把数学课堂看作是师生心灵相约、生命相遇的场所,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个性的大舞台,是应用数学构建生活的自由乐园。按照新课标在教学教学中的实际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得到发展。
1.开放问题自主思考激发需求
兴趣是儿童认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学中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开放式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营造快乐和谐的教学气氛,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让学生探究自己画的角有多大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在操作中自然产生了许多问题,有的提出:"怎样摆放量角器测量角?"有的说:"什么时候看内圈刻度、什么时候看外圈刻度?"有的说:"当角的一条边比较短时看不清刻度该怎么办?"等一连串有价值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研究材料是开放的,因此一个问题解决后又引发出别的新问题,有的学生提出:"角的另一条边对在两条边刻度线中间该怎么看刻度?"有的说:"可以看作是前一个刻度。"有的说:"可以看作大约是后一个刻度。"学生相互解决了问题,整节课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又生成新问题、再解决问题,思维活跃,探究的需求倍增浓烈。
2.开放活动自主探究满足需求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真实的智慧感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建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学生思维的自由放飞。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究发展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充满智慧挑战性学习生活,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认识量角器,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量角器上的秘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直观形象地发现了量角器上的许多秘密,发现量角器的中间有一个点,内圈的数从右往左,外圈的数从左往右、都是从O一180,有一条一条的线,中间一条线对着90,其余各线都对着2个数,还发现内圈有18个格子,外圈一共180个小格子。老师及时捕捉学生的瞬间资源,让学生认识量角器l。角和30。角、60。角、90。的角,自主建立。角和特殊角的空间观念,为后面正确看刻度打下扎实的基础。又如,探究角的测量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学生思维活跃,互相启发操作实践后,展示汇报了三种不同测量方法,有的看内圈刻度,有的看外圈刻度,有的把角的两条边与量角器上的任意两务刻度线重合,用减法算。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你喜欢哪些方法?为什么?"同学们都认为直接看内外圈刻度的方法比较简便,先测量,再计算的方法比较麻烦,进行了测量方法的优化。并引导学生比较直接看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让学生总结归纳量角的方法。开放的教学活动,学生亲历了探究测量方法全过程,自主领悟了测量角的方法,体验量角器中心、内外圈刻度的作用,形成了技能、感受到了数学发现的乐趣,体验了学习成功的快乐,满足了心理需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3.开放评价自主发展拓展需求
如果把学生的需求只放在点滴的满足上,教育就失去长远意义。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协商、交流、解释、质疑的平台,不断激趣,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互相欣赏、互相质疑、互相帮助、互相评价、自主探索、明晰方法、建构知识、拓展思维。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在展示测量方法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学生对同伴的评价和帮助。如甲生汇报:"把中心点移到顶点边和边对齐是看外围刻度160度。"乙学生评道"他量角器放对了,但看错了刻度,应该看内圈刻度是20度。"老师充分的肯定了乙同学能大胆提出自己见解的作法,并提问:"角的另一条边对的量角器上有两个刻度,为什么要看内圈刻度20度,而不看外圈刻度160度呢?"让学生争辨交流,丙生评价到:"他画的是锐角,应该小于90度,不可能是160度?"乙生马上反驳:"如果89度或91度就不容易看出他是什么角,应该看角的开口、开口朝右,看内圈因为内圈刻度从右往左的。"同学们也同意他的看法,丁同学补充:"我有更好的看法,因为这个角的一条边对着内圈的零刻度线就要看内圈刻度20度。"同学们争辩后,再让甲同学发表看法,甲同学自己纠错。学生出现的错误应是老师强调的难点,但由于这个教学环节中进行了开放性交流评价,深刻的正误辨析,学生对看刻度这一难点突破就水到渠成。
4.联系对比,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为了减少学生解题错误,提高解题准确率,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常用的联系比较方法有:
4.1联系生活实际对比。对于难理解的题型,要增添一些与之数量关系相同,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先解熟悉的题,再解生疏的题。如要解答:"2张纸做8朵花,5张纸做几朵花?"可首先联系学生实际补充另一题:"2个小组共坐10人,3个小组一共坐多少人?"因两题思路相通,解法相同,先解贴近学生生活的补充题,再解原题,迁移自然,转化易成。
4.2联系正误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解题的错误,往往错在认识不清、感知模糊和理解肤浅上,用给出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对比及正误分析对比、正误解法对比等,都有利于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通常的选择题就是很好的训练形式。培养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途径和方法,最根本的、相通的是离不开思维的训练。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时间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数学解题思维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解题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