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
2016-05-14吴彦
吴彦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个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未来深造的有力根基。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06-01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仍过于传统,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创新发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看重书本上所描述的"死"的东西,却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致使学生往往得到了知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令一个弊端就是,教师仅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会将课堂时间安排的很满,阻碍了学生自我思维发展,学生接受知识十分的被动,同时教师不能够结合实例来传授知识,知识似乎是强加在学生的头脑中的,即使学生储备了知识,却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养成。
作为日常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讲,必须要按照新课标新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着重于智育的发展,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全方面的素质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收获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结合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以后深造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具体到实践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着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善于模仿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结伴学习,以好带差的形式。让学习伙伴在解决问题时一起讨论才用哪种方法更加简单,通过向对方阐述自己的想法,孩子可以明确自己的思考内容,并通过与对方想法的比较,加深学习效果,而且这种交流并不局限于口头,还要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总结。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吸取别人优秀的做法,以次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师生互动,实施开放教学
开放,从过程上讲,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师生互动的教学只能说是"假教学"。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互动,有别于以往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权威"的"插秧式"教学,也区别于完全的"学生中心论",而是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们的学习中去,其中最典型的即是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但很多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停留在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无教师的参与,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和讨论的结果,有备于调整下一教学环节。
4.关注数学学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们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们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赵旭(重庆市巴南区樵坪小学校重庆404100)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07-01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生活情境,不断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学效率。
1.运用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充分理解数学在生活中充当的重要角色,从而使得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其次,有效生活情境的导入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使得学生可以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再者,在运用生活情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促进同学之间交流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情境的具体运用
2.1生活情境在教学导入阶段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情境与数学知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筛选比较有意义的实例进行课堂的导入,增加其新鲜感,引发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例如在进行《长度的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并加以描述,使得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教师在类似这样的方式的驱动下,在借助类似生活背景的导入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使得学生有更加直接的感受,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愈发浓厚。
2.2生活情境在例题讲解上的运用。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例题讲解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例如,在进行《测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测量,让学生可以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2.3生活情境在培养数学思维上的运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的思维建立的重要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其次让学生根据具体知识解决该问题,进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理解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建立,对日后的数学学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生活情境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使得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该过程中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数学思维能力都能够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连琼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下旬). 2015(02)
[2]李清水.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