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让掌声响起来
2016-05-14刘益勤
刘益勤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153-01作为语言艺术的语文课,更广一些说,甚至可称为声音艺术的语文课,响起掌声,就如同菜肴之于盐,是在情理之中,不可或缺的了。
结合平时观摩学习、交流切磋所得和自己长期的实践总结,发现语文课上的掌声,从功用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
1.鼓励的掌声——用于需要自信时
遇到学生信心不足,不敢举手,不敢放言,就需要掌声鼓励,以增强他直面问题的信心。
本期班上转入学生邱茂群,作自我简介时,说喜欢背诵课文,请她即兴来一段,她有些缅腆,低头扭去扭来,我就提议掌声鼓励,同学们掌声刚落,她就昂首大声朗诵起《核舟记》来,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到期中时她已率先背诵和默写完本册所有指定篇目,取代了班上原背诵之王郭春利的位置。
这就是掌声鼓励的效果,对学生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2.加油的掌声——用于答问卡住时
学生答问中途卡住、接不下去时,及时来点掌声加油,困难就能迎刃而解。
上学期我参加沐川县生本公开课赛课,中间有个环节是孝亲精彩片断演讲。有个女生讲与奶奶的亲身经历,结果讲到一半,就卡住了,瞪目结舌,好长时间没动静。我只好请同学们掌声为她加油,终于让她接上了话。课后她说当时一下就忘词了,听到掌声后,临场发挥,终于讲完。
可见这种加油的掌声,犹如久旱之甘霖,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3.欢迎的掌声——用于被挑战时
课堂上有时只需一人发出掌声,多数用于欢迎挑战的场合。
八上教学《雷电颂》时,我朗诵首句:"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之后,说欢迎同学来挑战。班上朗诵之冠邱义同学就举手,我鼓掌表示欢迎。同学们自发地同时鼓掌。之后袁文浩又向邱义挑战,结果同学们还是主动鼓掌。
这类掌声,原本只需被挑战者一人鼓掌即可,全班鼓掌,也不反对。
欢迎的掌声,表明的是一种认同的态度,倡导的是一种良性竞争,可以有效避免心胸狭隘者在课堂上因竞争因素产生个人恩怨。
4.赞赏的掌声——用于特别欣赏时
学生如有突出表现,需及时用掌声表示赞赏。
八下学习《吆喝》时,联系到七上的《口技》,问作者,仅张学梅一人举手并答对。她平时的状态在班上居中,所以此时的表现自然赢得了赞赏的掌声。
不久课上作扩展时,问到《游子吟》的作者,又是仅张学梅一人举手答是孟郊。
结合前次的表现我特意对她大加赞赏,同学们也用雷鸣般的掌声作了回应。
后来发现她在文言文方面特别上心。这期初二乐山市统考,她的语文成绩上升到了班上第九位,进步显著。
我曾特意问她,还记得那两次独答作者的情景吗?她兴高采烈地说记得清清楚楚。
可见赞赏的掌声,不仅能在学生心中留下良久的回响,而且能激发她学习的新活力。
5.敬佩的掌声——用于产生敬意时
如遇到学生出类拔萃表现令人佩服,这时来点掌声,胜过千言万语。
每届初一首课,我都会搞后面这个活动练口才:
一壮汉干渴难奈又腰无分文,进酒吧,要一盅香槟,闻了闻,退给服务生换成一盅啤酒,一饮而尽后起身想走。服务生赶紧上前提醒:"先生,您还没付钱。"大汉怒问:"什么钱?"服务生说:"啤酒钱。"大汉严肃地回答:"啤酒是用香槟换的,换的怎会付钱?"服务生说:"那香槟钱还没付呢?"大汉勃然大怒:"香槟给你了,怎么要我付钱?"如是重复两个回合后,服务生哑然。大汉洋洋得意正要离开,大堂经理过来,轻言细语的对他说了一句话。大汉马上表示歉意,并用外套抵押,说下次来交酒钱时取回。
请你猜猜,大堂经理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学生听后,群情激昂,争相发言,答案百出。但好几届了,没有能符合题意者。然后就作为课外练习留着,直到毕业前夕,也少有能答者。
但上届终于有个学生答出一句较合意的话,我感慨万端地称赞他是十几个年头来最会说话的学生。
然后就是全堂的掌声,分明噼噼叭叭着真诚的敬佩之意。
因是初中首课,一系列的奖励措施还没启动。所以,此时唯有声震屋宇的掌声,才能让学生对语言的简明扼要要求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所以说,与其把敬佩藏在心中,不如将它化作掌声。
6.感动的掌声——用于被打动时
语文课上偶尔也有让人感动不已的事情。
上届初三,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进行小组朗诵比赛。虽各组选手在声音、表情、动作等方面明显都是有备而来,但全在一个选手面前甘拜下风。那个选手朗诵到第一小节的末尾:"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之后,直接来了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动作,一下跪在了讲台上……
诗句本身的深情,加上当时的气氛,实在令人感动!震动!丝毫不亚于虹云老师朗诵本诗的震撼力!
当时,在沉寂了短暂的几秒钟之后,掌声一下子就爆发了!
世界在此时唯余响亮的掌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7.理解的掌声——用于失败但已尽力时
学生不可能每个都优秀,总有学习上有困难者。他们需要关爱,还需要理解。
八上时,有个学生代表本小组上台写《登岳阳楼》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写出"吴楚东南,坤日夜浮",另两个字写不起,同小组的同学那个急啊。他实在无法,说:"对不起,我只会写这几个。"他也尽力了。我们就用掌声来表示理解。
理解的掌声容易被误认为是嘲弄,所以,鼓掌之前,一定要说明,是对他尽力了表示理解。否则,弄巧成拙,反而不妙。
8.感谢的掌声——用于感恩时
平时教导学生要懂得感恩,他们有时就用掌声来表达了。
本期文言文复习时,将练过的课外选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拿来巩固,要求翻译"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连抽数人而不能译对。我惊讶了:"看来课外文言文训练不足啊,很有加强的必要。"言外之意是不言而喻的。但为了让大家口服心服,决定全班再荐一人来译,如对,我刚才所语作废;否则,就只能实行。不是同学们懒,实在是各科的训练内容已够"丰富"的了。
最终推举出的自然是有些分量的学生,答得基本对。
当我说出"正确"时,感激的掌声就应声而起了!
另外,每有借班上课,下课礼毕后,师生双方通常都会不约而同的鼓掌,这里面应该互有感谢之意吧。
语文课上的掌声,从功用来看,主要就是这些类型了。当然,语文课不应是为了比拼掌声的多和少,而应追求掌声的真和纯,就是要发自真心。
只有发自真心的掌声,才能真正让语文课堂不再冷冷清清,不再单调枯燥,不再压抑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