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2016-05-14焦胜华
焦胜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主阵地,因此,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为了发挥阅读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来张扬学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发展;学生个性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142-02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个性发展是一种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阅读教学导向,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慧,构建活力语文课堂,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创设阅读空间,唤醒学生沉睡的个性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并给学生创设适当选择的时空。在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动传神的句子,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喜好,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词句来品赏和交流,这是对词句的情感选择。课文中对某一事物的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描述,让学生挑最使他感动、体会最深的那一点来体会交流,这是对情节的情感选择。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是对人物的情感选择。例如阅读《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在学生深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抓住"朋友"二字再读课文,划出最能表现"朋友"之情的句子,挑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句子,讲析给大家听。再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正确的解读,课前我下发了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黄河造福人类的具体事例;古今治黄的动人故事;科学家让黄河变清的措施及设想等补充材料,让学生挑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这一唤醒行为,挑起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见解,提高阅读水平。
2.尊重个体体验,促进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一种探究性、创造性行为,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面对同一材料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开放、多元、个性化的阅读观,提倡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如教学《乌塔》一课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针对"父母爱孩子和允不允许孩子单独出门"这一问题分组讨论。在小组内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述说着自己的观点,有时竟争得面红耳赤。下面是一个小组的发言摘录:一个学生说:"和乌塔比,我真是太不幸了,爸爸妈妈从来不让我独自外出,我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永远飞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这是爸爸妈妈对你的关心和爱护。我倒觉得乌塔的爸爸妈妈对孩子太不负责任,让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女孩子单独外出,万一出了事,岂不后悔莫及。""爱孩子没有错,但应该给孩子自由,我倒认为乌塔的爸爸妈妈做得对,在乌塔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可以一个人独自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的。""锻炼孩子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干嘛非要让孩子单独出远门。"……这些见解中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教师并没有轻易地去否定,而是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对话,摆出自己的观点,对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作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我们不提倡像乌塔那样一个人独自外出,而要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3.广泛拓展阅读,塑造学生鲜明的阅读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之上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的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材料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再见了,亲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让学生觉得遥远,让学生感到陌生。这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本中选编的作品,还要了解作品的作者、写作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学常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帮助学生对作品进行正确的解读,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教学实践证明,课内外结合,大量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语感,学会独立思考,还能培养学生自信、自主和坚韧的性格品质,以及个人的语言习惯、语言风格、语言品味,形成自己鲜明的阅读个性。
4.丰富语文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个性
随着大语文观的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学到的东西已不再是单薄虚拟的,如果到实际生活中马上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关注阅读过程,重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重在引导学生从过程中体验情感,享受成功,发展个性。如在学习《荔枝》一文后,学生皆能为作者的母亲对子孙那份深深地爱所感动,同时也为作者的孝心所敬佩。为此,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或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样妈妈喜欢的东西,亲手送给她。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文章内容的感染下,用自己饱满的感情、真挚的心,去回报妈妈,感受这样一个感人的过程,并创造出一份份美好的东西。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处处充满美,但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去善于发现,去积极感受,去充分体验,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发展自己的个性。
总之,在阅读这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但教师应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个性化阅读的理念是语文新课标的一个亮点,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它必将为阅读教学带来勃勃生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小龙.小学语文个性化教育的前瞻性思考[J].新课程学习.2009年02期
[2]朱合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新作文.2011年10期
[3]赵晓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J].文学教育.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