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拓展延伸

2016-05-14刘正香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习惯文本文章

刘正香

摘要:在实行新课标的理念下,文本的拓展延伸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广阔的思考空间,满足学生追求知识的愿望,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文本的拓展延伸的方法不同于以往的"填鸭式"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本的拓展延伸;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119-02文本的拓展延伸,是对本课堂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励学生不断地追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延伸"是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或者内容,联想到自身或者社会,对自身和社会进行一定思考,能够从所学的内容中受到一定的启发。文本的拓展延伸是立足与文本的拓展,没有文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基于课文又高于课文。

1.文本主题的拓展延伸

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不能单独孤立的学习某一个文本,因为任何文本都是在与其他文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中展示其所具有的意义的。将文章中具有的共性和不同的地方放在一起比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对此产生共鸣。重视主题的横向对比在语文的教学中十分重要。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给学生出几道有关的题目,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以及表达的思想进行比较,找住其中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所学到《夸父追日》以及《女娲补天》,这两篇都是神话故事,两者并不是完全不同的,还是有相同点的存在。《夸父追日》和《女娲补天》都体现了为人类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气魄,赞扬了一种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对这两篇内容分别分析,让学生体会夸父与女娲的伟大之处,然后再综合比较,感受这两个人物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主题的横向比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文本语言的拓展延伸

语文就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问。在语文中,语言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语言的美体现在字、词中,体现在古诗句中,更体现在作者表达的思想中。语文中的字、词、句、段中,无不体现着语言的魅力。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研究、探讨,体会语言的魅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题目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例如在文章《翠鸟》中,究竟是"翠鸟离开苇杆,很快地飞过去"好,还是"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的飞过去"更达意。明显是后一种表达更加的形象,在这里运用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将翠鸟离开苇杆时的动作、神态以及速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表现出翠鸟的速度之快,让师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翠鸟仿佛就在眼前。另外,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良好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而是在不断地语文积累中形成的。在语文教育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是很有必要的。在上课时,开展语言积累的训练,例如抄写表述优美的词句、开展"仿句"的练习等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学生对语言表达以及文章的深层理解。

3.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文本拓展延伸活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拓展延伸来进行教学,这种基于文本的拓展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自身以及社会现实,使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意义。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我便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过的事,让学生体会父亲对自己无言的爱,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深厚的父子情。再如,在教学《赤壁之战》后,我便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三浅谈影响语文学习习惯因素央金曲尼(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土布加乡中心小学西藏南木林857100)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120-01由于学习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学习习惯在形成方面与其他习惯有根本区别。一般说来,某些习惯既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系统训练中塑造,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特点。通常,自发形成的许多学习习惯往往是不良学习习惯。

习惯是个人内部自相适应的一种自动化行为动力系统。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人们的优势心理反应是维持一种习惯而不是去改变这种习惯。学习习惯同样遵循这一心理规则。不良学习习惯形成后,改变它的过程十分困难。在不良学习习惯改变的初期,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感会阻碍不良学习习惯的改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那么语文习惯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

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更鲜明地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习惯涵盖在语文活动的听、说、读、写的全过程中,像串起珍珠的丝线,贯穿在语文学习中。一切语文活动都离不开语文习惯。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校学习语文,从一生来说,毕竟是短暂的,而离开学校,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自学语文,则是终生所需要的。学生不能跟着老师学一辈子。路,总归是由他们自己去走的。学生从小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的情况下,非常自觉地饶有兴味地去读书,去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的良方妙药。

2.良好的心理素质习惯养成的关键

习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的训练。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而在不断"重复"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困难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如学习中的松懈、疲沓、漫不经心、索然。寡味、教材难度大等。为了克服上述种种消极心理因素,可以通过某些心理素质的强化作用予以解决。

2.1培养意志。人的意志可以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强化对自己意志的培养和锻炼。(1)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不随便找理由原谅自己,而不去完成既定任务。这样就会从每次的胜利完成任务中,提高信心,养成习惯。(2)以名人的学习方法及读书故事作为自己行动的借鉴,并以他门的箴言、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此督促自己,养成习惯。(3)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经常和周围比自己学习强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养成习惯。

2.2激发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定的兴趣来辅助和支撑。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自己意识到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打好基础,创造美好的人生时,内心就会产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2)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与情感的关系极为密切,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一个学生如果懒于学习,不愿思考,就难以养成好学深思的习惯。(3)广泛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不断地满足并不断地引起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例如读写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了思想的种子,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了行为的种子,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了品德的种子,便会有命运的收获。詹姆士有一句名言"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如何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学习习惯包括上课听讲习惯、认真做笔记习惯、规范写字的习惯、认真倾听的别人发言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想后说的习惯等。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这是要养成好的习惯。"要想学好语文,习惯可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想培养好全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仔细观察本班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对普通存在的不良习惯,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解决。经我细心观察,本班语文素养不高的学生大都语文学习习惯不好。集中存在读书不动笔,不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首先,我在课堂上对语文学习习惯很好的同学即时表扬。其次,在学生发言时,让其他同学不仅要听,还要动笔。如听别人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应该边听边将读错音的字圈出来。对朗读好的同学还要其他学生,说说读得好在何处。最后,请听得认真,说得精彩的同学示范读课文。一学期下来,本班学生两大不良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教学中,每个年段都有相应培养学生习惯的要求,老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有意识地加以习惯上的指导和提醒,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

3.1耐心发动,逐渐加速。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天气冷时,车打着火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的。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3.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3偶有偏离,及时调整。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规范了,发现上课时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3.4进入轨道,自由飞行。按照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启动,继而逐渐加速,在行进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这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轨道,就再也不会走走停停了,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进入轨道以后,你就仿佛进入了自由王国,你再不必着意约束自己,而是顺其自然。 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像"桃园三结义"、"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总结

总之,基于文本开展拓展延伸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为实现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实践创新,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考文献:

[1]魏文青.基于文本的拓展延伸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 2014

[2]张弘.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2)

猜你喜欢

习惯文本文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