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研究
2016-05-14许雪娟
许雪娟
摘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独立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对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分析目前的主要习惯问题,从而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帮助学生有意识的探索和思考,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并终身受益。
关键词:良好习惯;小学语文;培养策略;重要性;问题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102-01前言:语文学习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小学作为初级教育阶段,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要想语文教学获得满意的收效,就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1.1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且文化精髓博大精深,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因此传承优秀的文化,弘扬国粹是当代学生的责任,因此要想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关注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使学生将语文的人文色彩、文化内涵与基础掌握,同时将民族文化智慧吸收,将语文新课标实现的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1.2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学习和工作,在学科特点上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预读能力和写字识字能力是主要教育目标。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接触生活、社会,走出家庭,培养基本道德观念的初级阶段,而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有助于以上目标的实现。可见,语文学习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必须的。
2.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习惯问题
2.1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基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关注力会随着兴趣转移,使得学习中不专注。再加上我们的母语是汉字,源自语文学习,但是学生受日常语言环境的影响,使得将语文学习是为了语言学习,使得语文学习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最终导致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学生提升注意力。
2.2语文学习动力缺乏。由于学生的学习成效直接取决于学习动机,假如学习的动机缺乏,就会导致学习关注度不足,进而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造成直接影响。并且在课堂上诸多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不足,不能遵循老师的规定进行复习和预习,使得语文学习成效差强人意。
2.3书写习惯差。基于汉字的笔画较多,因此学生在书写中笔画不对或笔顺不对的现象较常见,并且纠正后依旧存在,还有就是部分学生书写不工整、字迹潦草,书写姿势不对等,需要不断的提醒。同时考试的时候也较马虎,不能认真审题好检查,使得具有非常高的出错率。
2.4学习的依赖心理较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总是关注于标准答案的查找,从而忽视了发散思维的拓展,同时在学习中对老师的说明和讲解过度依赖,甚至部分家长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只需填写即可,这样就导致小学语文学习成效很难获得提升。
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对策
3.1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并且该环节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教学成效。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和关注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自主思考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使得课堂成为了一言堂,因此自然很难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导致课堂氛围具有沉闷性和枯燥性,学生的学习成效很难得到提升。针对该情况,教师必须将师生和生生互动交流、独立思考的时间提供,并结合相关内容将针对性的问题提出,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并将具备创新意识的答案选出。亦或是进行分组探讨,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该模式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将合作探讨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
3.2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将学习的相关内容明确,同时还能明确自身的疑惑和问题,从而将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可见开展课前预习意义重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前预习被诸多的教师忽视,使得教学成效差强人意。针对该情况,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进而为课堂学习做足准备。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如下,在新课学习前将相关预习任务向学生布置,通过任务的引领来帮助学生将教学的大致内容掌握,并且课前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合理评价不同学生的表现,以此来促进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3.3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性阅读,丰富学生的遣词造句经验和词语的积累,同时也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将其视野丰富。目前该问题是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的,往往将预读教学内容作为重点,局限了知识面,导致学生的语文书平很难获得提升。如在进行《倔强的小红军》学习后,老师可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相关内容可涉及相关具体人人物,如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也可以涉及相关事件,如红军长征等,并在课堂上向全班师生展示自身的收集结果,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提升,同时也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实现更好的发展。
3.4培养学生的实践、背诵、谈论和质疑习惯。教师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和进行小组探讨,对于课内外名人名言要求学生予以背诵,并将其灵活的应用于后期的作文和日记中,促进学生作文素材的丰富,以此来帮助学生将良好的实践、背诵、谈论和质疑习惯,并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
3.5培养学生的探究性习惯。基于小学期间学生的固定思维尚未形成,因此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将不同的答案寻找,如阅读类型、造句等这些在答案上都不是固定的,因此可以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并将该学习方法应用与后期的学习中。
3.6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基于写作是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必须将该技能掌握。但是在实际作文写作中,往往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其原因是素材不足,而素材的主要来源就是生活。因此,要想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就必须观察日常生活,如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等,从而将良好的洞悉能力养成,为作文材料的积累奠定基础,保证写作时素材丰富,能够信手拈来,这样才能将流畅的美文呈现。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均意义重大,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自制力不足、语文学习动力缺乏、书写习惯差、学习的依赖心理较强等问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观察习惯、探究性习惯、实践、背诵、谈论和质疑习惯、课外阅读习惯及其课前预习习惯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更的发展。参考文献:
[1]李芳芳.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1:377.
[2]贾东花.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 考试周刊,2014,01:46-47.
[3]焦艳. 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路径探析[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6:139.
[4]李亚梅. 关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