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育人
2016-05-14谭长发
谭长发
摘要:河北师范大学德育教学部主任陈晓玉教授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目前显得过于简单化。内容空、方法旧,灌输说教多、灌输说教多、实践活动少,造成了学生中存在言行不一和'知行'脱节现象。"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道德惟有落实在人心,才能化为道德主体的自觉实践。因此,我们要改变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以情育人,实施富有亲和力德育教育。
关键词:以情动人;爱;感动;情感交融;亲和力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43-01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钟爱,每天都会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雕像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不会真的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是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但这个故事却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爱可以创造奇迹,它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从而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 最终实现优化教育之效果。
1.热爱学生,关注学生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老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其实,这是不够的。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变说教型教育为疏导型教育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从这则寓言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靠疏导的方法获得成功。德育工作者若用简单强制的方法干预学生,不允许这样,不允许那样,凡事把学生禁锢在一个固有模式里,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在德育工作中,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无效教育"
德育工作者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教育,结果学生非但不接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教育结果成了"零效应"甚至"负效应"。这种"无效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正确,没有做到动之以情,与被教育者产生了感情对立。当代学生心理上的自我意识很强,正处在心理上的封闭和反抗期,德育工作者应注意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变说教型教育为疏导型教育,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学生已有认识和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正确疏导,让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奏效。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国古代思想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对为人师表的最好注脚。德育工作者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必须净化自己的灵魂。要教育学生首先得自己无愧于教育工作者的称号。在学生眼中,老师是是导师、是长者,他们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往往首先从老师身上开始。因此德育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就应学而不厌;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自己就要治学严谨、备课充分,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作业认真、工整,自己就应该认真批改作业,课堂教学讲究板书,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教育学生时才有说服力。
4.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融
4.1平等的观念促进情感的交融。当今的教育要求班主任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和要求的工具。工作中曾听到不少班主任抱怨说某某同学自私,让他做事表现得不情不愿的,支使不动;而学生却说老师不近人情。有人把这种现象的产生的根源归结为:当今社会,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不懂得关心他人,是一种道德的缺失。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小题大做。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这种矛盾的实质其实根源于观念上的冲突。教育者把学生提供的服务定性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义务,就能折射出在教育者的是否具有平等的教育观念,是否把学生当成人格平等的对象看待。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不要习惯于单纯地从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去进行说教、指正,要善于倾听,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看,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4.2用活力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最可贵的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如果这份热爱再融进一份不变的激情,那么这位老师的魅力就不言而喻。教师在上课前不仅要认真备课,更重要的是准备一个好心情。富有亲和力的教师总是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始终保持着"青春活力",老师用热情的体态语言,引导学生去认真学习,去探索思想品德知识,那么,学生一定会带着一份贴近自身的兴致去体味知识,去感受情趣,获得思想上的顿悟。记得《人民教育》上曾有一篇文章,说是一天中午放学后,父亲发现上一年级的女儿特别高兴,眉开眼笑,便问:"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啊?""因为今天老师特别高兴,所以我也特别高兴。" 老师高兴竟成了孩子高兴的理由,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一句童言稚语,揭示出一个朴实简单的道理:学生们是多么希望看到老师的笑脸,多么渴望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在教学中,我每节课都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和活力,吸引着学生们投入课堂,即使汗如雨下,充斥在课堂上的永远是欢声笑语。试想,教师以饱满的精神走上讲台,充满激情的喊:"上课!"学生响亮的回应:"老师好!"这样就激起了师生之间的热情。假如教师走进教室精神状态不好,在课堂中充满不满、烦躁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亲切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一旦站在讲台上就要充满活力,用激情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德育工作要想落实人心,让学生乐于接受。用真心换真情这是工作的精髓。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讲求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