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6-05-14袁艳玲周爱军翁晓芳
袁艳玲 周爱军 翁晓芳
摘要:目的 分析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感染控制对策。方法 对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导管室工作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结合导管室的布局设计及工作流程,对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意识,完善各项监控措施,防范高危因素,是预防导管室医院内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导管室;危险因素;医院感染措施
导管室是进行各种心脏介入性治疗的场所,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导管室同外科手术室一样有严格的无菌和消毒隔离制度外,还有其自身介入放射的特点。因此,加强导管室感染管理工作,从各环节严格控制术中、术后各环节的感染,对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意义重大。我们分析了导管室医院内感染的各种高危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对策,有效地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 导管室感染的高危因素
1.1侵入性操作 有创操作极易破坏人体的正常屏障;操作过程复杂。
1.2医务人员因素 有研究证实医护人员平均带菌状况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关系,为病原体的直接传播媒介[1],人是空气的最大污染源,应最大限度控制人员流动。
1.3患者因素 患者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是易感染的原因之一。
1.4环境因素 导管室的环境、布局及固定装置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空气消毒标准达不到二类环境要求,连台手术无法进行空气消毒也是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2]。
2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2.1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院内感染知识,选派人员外出学习或短期培训,更新医院感染知识,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诊疗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对导管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加强训练与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无菌观念,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2.2建立完善医院感染监督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的作用,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主动、连续地进行医院感染情况监测、环境卫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不断完善各级人员职责、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导管室相关人员必须熟知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制度。导管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进行最少一次自查活动,检查医院感染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将自查结果以报表形式上报院感科。科学合理的监控操作和管理手段,是减少导管室污染的关键措施。
2.3操作中感染控制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接触性感染。凡进入导管室工作的人员,穿专用衣、鞋,戴圆顶帽、口罩。操作前、后按照外科洗手法进行消毒,用感应式或脚踏式流动水冲洗,洗手后用高压消毒毛巾擦干,一次一巾,操作中其他进入手术间的工作人员(如巡回护士、技师等人员)用手消毒液按规范步骤进行手消毒。术中医护人员加强协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相互监督有无违犯无菌操作行为,并及时纠正。
2.4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 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品规,减少抗菌药物滥用,避免细菌耐药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3]。
2.5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分类整齐放置,室内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有专人管理一次性物品,建立一次性物品登记本,确保无菌物品无菌有效;一次性物品应有中文标识,包装完好,发现不合格或质量可疑产品时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相关部门。
2.6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预防感染发生 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整齐干燥。术中及时清理血迹、便溺、呕吐物等以免污染环境。每日及术后进行卫生消毒,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及地面,术中的血液、污液引流液配成1000 mg/L的含氯液浸泡消毒。连台手术之间进行空气消毒,物表、地面用含氯消毒液重新擦拭。凡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必须接受抗-HIV、抗-HCV、HBsAg等监测,并有记录。
3 结论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是预防和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基础。加强督促医务人员院感知识的学习,增强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的监测、督导作用。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消毒灭菌与无菌技术的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各个关键环节,才能保障导管室感染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秦桂红.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10(8):386-387.
[2]陈容.导管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0,4(17):389.
[3]刘姝莉.导管室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3,26(1):49.
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