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行车骑回一线城市
2016-05-14杨卓琦蔡瑜盛
杨卓琦 蔡瑜盛
20世纪80年代,中国自行车拥有量世界第一。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机动车的发展,自行车出行空间受到挤压,出行环境不断恶化,像谢安和这样每天骑车的人越来越少。
20世纪80年代,中国自行车拥有量世界第一。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机动车的发展,自行车出行空间受到挤压,出行环境不断恶化。
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或是在成都这样的新一线城市,“四轮”到“两轮”的回归可行吗?
谢安和刚到上海工作时,一有时间就喜欢骑车去认识这个城市。因为一开始对上海不熟悉,他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先在网上查询一下线路。他发现,市面上所有的地图APP都没有骑行路线,骑车只能依据步行路线,有时骑着骑着还会发现这条路是自行车禁行的。
谢安和对此十分不解,“为什么小汽车可以通行,自行车就不能走?”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世界交通研究会学术委员潘海啸表示,中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在城市的主次干路必须有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然而,从2004年起,由于城市道路拥堵严重以及将机动车畅通工程作为交通政策的重中之重,上海开始实施机非分流改造工程,俗称“非改机”。
“非改机”是指将主干路的非机动车道改建为公交专用道,同时通过改建和辟通平行支路,为自行车提供分流的通道,这一改变意味着道路空间向机动车使用倾斜。 上海的非机动车道路空间被压缩,而在全国,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个城市都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系统。按照以往的经验,发展公共自行车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但4月在上海街头出现的共享自行车“摩拜单车”项目,却是由一家创业公司来做的。
据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晓峰介绍,摩拜单车最大亮点就是不设固定的停车桩和站点。用户打开APP,即可查看附近的单车分布,并寻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自行车。每辆摩拜单车的车身、车锁上都印有二维码,只需要用手机一扫,车锁就会自动打开。达到目的地后,用户需要将车停到政府规定的任意白线停车区域,手动将锁扣下压,合上锁环,听到“滴滴滴”三声,即可完成还车,扣费在APP上即时完成。目前定价为每半小时1元。
“无车桩”设计是把双刃剑,它满足了用户随时停车的需求,却带来了管理难题。
随意停放是摩拜目前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按照要求,用户使用完自行车需要将车停放在政府规划的相关停放区域,以便下一个使用者能找到。但有用户反馈,眼见着车子的定位就在自己的所在位置,可就是找不到,之后发现车子被停在了一墙之隔的小区内,且已被闲置两天。还有同一用户分三天骑回了三辆车,三辆车并排停放在小区楼下。
共享自行车的模式,能否真正做到与城市生活愉快共享,仍在探索之中。
在过去若干年中,当中国自行车出行逐渐没落时,欧洲一些国家反而在从“四轮”向“两轮”转变。
在荷兰,大力发展自行车交通已经成为一项国策,交通部门每年平均要投入数千万欧元,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在德国,3.8万公里的联邦公路中,有近一半的道路都有自行车专用道,并且部分道路将逐步升格为标准化的自行车高速公路。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说,“在鼓励自行车出行上,我们在政策上释放出来的信号应该更加强烈。在某些程度上,新的交通价值观的建立比具体做一些事重要得多。”
(据《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