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
2016-05-14李俊
李俊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宫颈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宫颈疾病,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治疗,针对不同的宫颈疾病类型给予电极、切割。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治愈率以及术后14周内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明显少于对照组(3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波刀针对治疗宫颈疾病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高频电刀; 宫颈疾病;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130-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74
宫颈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多发病,许多患者由于对宫颈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使自身的病情不断恶化甚至出现死亡[1]。因此,对于患有妇科疾病的广大女性群体来讲,早发现、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医学领域的发展,高频电刀作为治疗宫颈疾病的有效手段,在医学上广泛应用,为此,本文将针对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患有不同类型的宫颈疾病患者,并且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年龄26~69岁,平均(36.6±1.26)岁;绝经4例并且为经产妇。观察组年龄24~60岁,平均(35.9±1.35)岁。并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感觉自身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宫颈部有压痛感,部分患者有出血现象;患者宫颈表面有异常,或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囊肿和息肉产生;宫颈体积变大,形态改变;出现宫颈变形、裂变。将本次试验和病情均已告知患者,两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月经干净3~7 d未进行性生活,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临床视触叩听和B超等基本检查),最终确诊为宫颈疾病患者[2]。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确定患者的病原体的类型为:细菌、滴虫、真菌、衣原体等,同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对全部患者采用阴道镜和宫颈刮片检查,必要时需活检,以除外宫颈癌,所有患者中针对患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需要事先予以治疗,将处于妊娠期、未生育患者和产后6个月的患者排除在外。取出尾丝环。且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激光治疗法,首先对患者使用扩阴器,将患者的宫颈暴露,擦拭干净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将激光的刀头和患者宫颈糜烂面距离控制在3~5 cm,光斑需要超过患者糜烂面2 mm,以同心圆的方式,由外向内环形进行烧灼,不要残留空白碳化气化糜烂组织,深度的距离在3~4 mm,患者宫口处的深度4~5 mm,对患者宫颈糜烂烧灼呈圆锥形。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治疗,对患有不同类型的宫颈疾病患者,采取对应的电极、切割治疗。取患者的膀胱截石部位,对患者的阴道进行常规的消毒工作,铺入无菌巾,使用阴道扩张器将患者的宫颈充分暴露在外,根据患者疾病的程度,选择不同的电极,在最大的限度上,通过使用最少的次数将患者的病变部位切除,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切割时使用电极要轻柔,对压力的大小控制好,减少对患者组织的伤害;高频电刀的输出功率一般在30~40 MHz,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刀具尽量不要触碰到患者的阴道壁组织。进行碘试验显示病变的区域。在患者宫颈9点处进入电圈,垂直加的压力、进行水平切割,至3点处将电圈滑出。也可从患者宫颈的任何一点切入,旋转360°,将患者的标本完整的切除掉。CIN1和其他的良性病变,其锥顶对的深度为1.5 cm,范围超出碘示区的外侧1 mm。CIN2其锥顶的深度约为1.5~2.0 cm,超出碘示区的范围3 mm。若出现宫颈肥度比较大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多次手术,手术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出血情况,改变切割的速度,确保电弧的切割效应,减少出血,然后通过改用球形电极对患者进行止血工作,同时通过使用球形电极对患者宫颈进行整形处理。在手术中,如果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多,可使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的工作,然后将无菌干纱布放入,24 h后取出,在某些必要时刻需要进行缝合止血,也可采用输入液体联合止血药对患者进行止血。对于患有宫颈湿疣的患者在病灶切除后,使用球形电极,对患者的宫颈阴道部采取完全电熨的工作,深度约为0.1 cm。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全部患者进行术后的2个月调查,痊愈:患者术后2个月,患者的宫颈病变和伴随的症状完全消失,宫颈部位平滑。有效:患者术后2个月,宫颈病变部位和治疗前进行对比,有显著的改善;症状减轻。无效:患者在术后的2个月,病变部位没有明显效果。治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14周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5.00%)显然高于观察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宫颈疾病是妇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病变的部位比较特殊,会造成许多患者由于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自身的病情恶化[3-4]。因此,对于宫颈疾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宫颈疾病,病变的部位形式多变,因此临床的类型也是各异,对宫颈病变做出全面的评估,能够更好的治疗这种疾病,其次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确定病变的类型[5-6]。
高频电波刀作为治疗宫颈疾病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具有下面几个优点:高频电波刀在切割患者病灶时,能够有效的封住毛细血管和淋巴,减少出血的发生;高频电波刀的切除范围比较广泛,对患者组织细胞的损伤比较小,能够有效的保持组织的初始状态;和传统的激光治疗相比,手术时间比较短,因为切割的深度比较大,所以患者的痂皮组织会相对较薄,流液时间短,患者术后其他的并发症有显著减低的趋势[7-8]。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14周并发症发生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比较结果与相关研究相似,说明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上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的激光治疗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进入高速的生活节奏中,各方面发生了改变的同时,各种疾病也随之接踵而来[9]。妇科疾病中,宫颈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在进行治疗时,多数采用高频电波刀进行手术治疗工作,和以往的激光治疗就对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组织的损伤比较小、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少,提高了治愈率[10]。另一方面,对医生来说,有助于提高工作水平,提高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并且高频电波刀针对患者宫颈病变方式的多样,能够灵活应用,操作简便,同时能够有效的缩减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高频电波刀针对治疗宫颈疾病有显著效果,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和使用,为后期治疗宫颈疾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菁.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23-24.
[2]彭彩霞.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诊治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35.
[3]赵珊珊.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528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5):66-67.
[4]俞斌.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31-32.
[5]张淑爱.利普刀治疗宫颈炎684例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112-113.
[6]付文爱.电刀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病变的临床比较及手术方式选择[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62-65.
[7]周艳红,巫海婷.宫颈冷刀锥切辅助宫腔镜下电凝止血术联合美宝湿润烫伤膏治疗CIN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20-122.
[8]刘楠.晚期宫颈癌经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4):58-59.
[9]魏伟锋,吴成勇,杨海坤.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31-32.
[10]李英.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前后宫颈病变患者应激状态变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139-140.
(收稿日期: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