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6-05-14李梅花
李梅花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得到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发挥良好的抗血栓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03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1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局部脑组织因为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的情况[1]。相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而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更高,且因为病情变化急,所以死亡率也比较高。因此,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法。笔者所在医院为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特选取了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6岁,平均(66.3±4.2岁);合并冠心病14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4例;发病到就诊时间1~3 h,平均(1.5±0.7)h。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4岁,平均(66.1±4.5)岁;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24例,糖尿病6例;发病到就诊时间1~4 h,平均(1.6±0.4)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中纳入的研究对象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有脑血管病缺损的症状、体征等。并排除了具有出血倾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对肝素过敏患者等。
1.3 方法
具有合并症的患者,给予降压、降糖等相关处理。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血宁注射液(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2003)进行治疗,(1)肌内注射:10 ml(2支)/次,1~2次/d。(2)静脉滴注:20 ml(4支)/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 ml或500 ml后使用,1次/d。或遵医嘱。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Alfa Wassermann S.P.A.,批准文号:H20090246)进行治疗,皮下注射,剂量单位以抗Xa因子活性单位(anti-Xa IU)计算,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常规治疗患者,剂量为5000 U,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初次急性患者,开始前以30~40 anti-Xa IU/kg体重计量以后,按每小时10~15 anti-Xa IU/kg体重计量;有出血危险的危重患者,开始前以10~15 anti-Xa IU/kg体重计量以后按每小时
5 anti-Xa IU/公斤重计量;特殊情况(如体重>60 kg,患者体重减轻/增加或血液状态改变)剂量应根据需要个体化调整[2]。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度,并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比黏度和红细胞比容。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45%~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第7、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得到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0,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对照组均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相关临床报道,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临床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采取改善脑部微循环、控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3]。而改善脑部微循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达成。
本次研究分别采用了低分子肝素钠和舒血宁注射液两种药物进行治疗,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益气健脑的强效药,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胸痹[4]。而因为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清除氧自由基,所以也被应用于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的治疗中[5]。肝素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特效药,其治疗效果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确认[6]。然而,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所提供的数据,肝素在使用过程中半衰期比较短,在体内消耗比较快,临床给药间隔时间短;同时,据相关的病例报道,较多患者在使用肝素之后会出现自发性出血[7]。由此可见,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应受到限制。而低分子肝素钠是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钠盐,它以肝素为原料,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得到,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疗效显著的辅助溶血栓药,因而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有学者通过试验研究认为,低分子肝素钠弥补了肝素的缺陷,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肝素。与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钠具有以下优势:(1)低分子肝素钠的药物吸收情况良好,半衰期与肝素相比得以延长,因而不需要频繁给药[8]。(2)低分子肝素钠不与内皮细胞结合,所以其抑制凝血酶进而抗血栓的效果非常好[9-10]。基于以上几个优点,低分子肝素钠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以上观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血作用强,能够有效抵制血栓的形成,副作用较少,用药安全性高,但是其临床应用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用药方案,尤其是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从而避免严重出血性合并症的发生。低分子肝素钠的使用与病症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着很大的差异,对近2个月发生脑血管、肿瘤、颅脑外伤等类型的脑卒中患者,低分子肝素钠并不适用,总而言之,只有在充分评估风险、效益比之后,才能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有选择性地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能够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参考文献
[1]秦继英.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中国水电医学,2013,12(1):15-16.
[2]王建民,杨国栋,熊华风,等.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8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14,25(7):56-57.
[3]朱仁祥,闫树宁,李建红,等.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15,7(4):313-314.
[4]姜克家,潘怀富.低分子肝素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3(9):654-655.
[5]徐孝林.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9(13):157-158.
[6]葛近峰,张斌,吴晓晶,等.芪芎琥珀散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J].中医研究,2012,15(3):22-24.
[7]冉中兴,王岩.低分子肝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凝血机制的影响[J].兵团医学,2014,29(1):14-15.
[8]孙敬玉,周艳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9(2):158-159.
[9]郑春兰,张屏.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19):367-368.
[10]李军荣,张正毅.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3(4):237-238.
(收稿日期: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