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治疗效果观察

2016-05-14杨秋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8期

杨秋梅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行小切口白内障术术后出现前房积血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所有患者前房积血均被完全吸收,吸收率100%,术后视力恢复率为92%,无再次出血率为96%;对照组前房积血完全吸收率为76%,术后视力恢复率为68%,无再次出血率为68%,观察组的治疗和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前房积血; 原因

中图分类号 R779.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020-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11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病情严重可致眼盲,晶状体出现浑浊,致使视力下降,看人看物模糊,这种症状即白内障[1]。治疗白内障一般采用手术摘除的方式,术后极易出现前房积血,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50例小切口白内障术术后出现前房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的原因和最佳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行小切口白内障术术后出现前房积血患者50例,根据William前房积血量分级标准分为三级,Ⅰ级:积血量<前房容积的1/3;Ⅱ级:积血占前房容积的1/3~1/2,Ⅲ级:积血占前房1/2以上或充满前房。50例患者中Ⅰ级8例,Ⅱ级29例,Ⅲ级1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9~71岁,平均(51.2±3.1)岁;合并糖尿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心脏冠脉搭桥手术史1例,高血压5例;出现前房积血时间为术后1 d~2周。对照组患者年龄51~72岁,平均(53.1±3.7)岁;合并糖尿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心脏冠脉搭桥手术史2例,高血压5例;出现前房积血时间为术后1 d~2周。所选患者均为单眼手术,手术指征:术前肝肾功、血糖、凝血功能等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合并症、前房积血量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体操作步骤:(1)注射20%盐酸利多卡因5 ml做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开睑器开睑,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术眼结膜囊;(2)11-1点位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热灼止血;于角膜缘后约3 mm做平行于角巩膜缘的巩膜板层切开,1/2巩膜厚度,长度8~10 mm;(3)巩膜板层剥离刀向前潜行剥离巩膜,制作巩膜隧道。12点位隧道内切口穿刺进入前房;(4)粘弹剂维持前房深度,环形截晶状体囊;(5)分离晶体核并将其游离至前房。借助晶状体圈将晶体核娩出,并吸完残留皮质,向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调整好人工晶体位置。清除眼内残留粘弹剂;(6)热灼粘接球结膜裂口,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球旁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术眼包扎,术毕。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额部冷敷,嘱患者调整好睡眠,保持大便通畅。

1.2.2.1 对照组 对照组选用氨甲苯酸(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5020508)静脉滴注或血凝酶(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419)肌肉注射。患眼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497,生产批号:20100323),3次/d。

1.2.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剂组成:桃仁8 g、红花6 g、川芎8 g,赤芍、牛膝、当归、生地各10 g、柴胡6 g,桔梗、枳壳各8 g,甘草3 g。咳嗽者加紫菀、百部各10 g,便秘者加大黄6 g,500 ml水煎温服,分两次服用,1剂/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积血吸收情况、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再出血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房积血完全吸收率、,术后视力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无再次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上一种可治疗的致盲性眼病,中老年是高发群体。许多因素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均可引起白内障[2-3]。患者晶状体一般呈现出蛋白质变浑浊,无法有效地对光线进行投射,造成物体模糊成像,影响患者视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视力处于0.7以下的患者列为白内障诊断范围[4-5]。一般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高于青年人,主要是由于其新陈代谢较慢,水分是人体维持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大量资料表明,老年人体内水分较低,代谢出现混乱,造成毒素推挤,对眼部的晶状体产生伤害,造成白内障高发。有调查研究表明,患者眼部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远远高于其他部位,眼部的正常运转需要此元素的支持,老年人对维生素的吸收能力较弱,从而出现维生素缺乏,晶状体无法正常运行,引发白内障[6-9]。

随着疾病的发展,白内障医师发现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术后视力恢复除取决于自身眼部情况外,手术操作、术后患者护理及合并的内科疾病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术后患者视力的恢复。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我国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治疗的常用术式,如何处理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对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前房积血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白内障术中及术后前房都均有发生出血的可能,分析因素有:(1)切口位置。切口过于偏后误伤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内切口过于垂直,伤及虹膜;扩大内切口时误伤虹膜;(2)剪除瞳孔区囊膜、前房玻璃体时误伤虹膜;(3)劈核、娩核时器械出入受力不当致虹膜根部离断;(4)植入晶体时,调位钩或晶状体裸位置不当,损伤睫状沟及邻近血管;(5)术前患有虹膜红变、慢性虹睫炎或虹膜血管瘤;(6)术前眼压未调整到正常状态,在高眼压状态下手术;(7)全身性因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等原发病,此外本组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长期使用抗凝药,术中术后都出现前房出血。综合分析,具有出血倾向的全身性疾病是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出血的原因,术中操作不当损伤眼内组织是导致前房积血的主要原因。术后前房的Ⅰ级以上的积血可能导致前后房都积血,进而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此外,Ⅰ级前房积血可能渗入囊袋或玻璃体,前房积血吸收后在相当时间内直接影响视力。因而,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府逐瘀汤源于《医林改错》[7],方剂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当归、生地、柴胡、桔梗、甘草。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通络化瘀,当归、生地养血活血,枳壳理气,柴胡、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连钊江[8]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玻璃体积血、前房积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其他原因所致陈旧性积血性眼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本组研究予以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前房积血完全吸收率、术后视力恢复率、无再次出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鉴于样本容量,该疗法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还需今后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要预防患者术后前房积血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包括规范的手术操作,积极治疗各种内科合并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曾晓燕.60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1,32(17):1103-1104.

[2]曹冠军,雷继承,刘翠云,等.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8):614-616.

[3]刘兵.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5):218-219.

[4]张洪勋,刘毅,张凤莉,等.高龄白内障术中自发性前房积血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17):518-519.

[5]屈晓勇,何静,谢平,等.前房注气术在防止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1058-1059.

[6]周纯,施明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252-1254.

[7]李华.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概况[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2):151-153.

[8]连钊江.血府逐瘀汤在眼科临床应用[J].福建中医药,1997,28(5):24.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