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激活课堂
2016-05-14崔成志
本刊讯 2016年4月15日晚8点至10点,《中学语文》读者群围绕“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这一话题举行了在线网络研讨活动。主持人荣幸地邀请到董水龙、邹天顺、崔莹、黄传福四位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和层面解读了对知识的理解及如何掌握相应的知识,主讲嘉宾精彩的解读激发了网友参与热情,或纷纷点赞,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整个活动中主讲嘉宾和在线网友积极互动,畅所欲言,观点碰撞,精彩不断,既有深层理论的阐发,又有具体的实践操作,这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
首先出场的董水龙老师认为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准确点说,应该是如何让学生走向语文知识,或者说是通过语文知识来学习语文。根据最新的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分为显性的知识和“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内隐的知识”)。而语文课程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当然需要“显性的知识”。过去有关语文的“八字宪法”,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就是有关语文学习的“显性的知识”。但是几十年的时间证明,有关语文的“显性的知识” 对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没有多少帮助,这就是后来新课程标准不提语文知识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些知识到底要不要?董老师认为一定需要的,关键是需要改造。就是将静态的、描述性的语文知识,通过改造,使之变成动态的语文知识,就是要能运用,也就是将“显性知识”改造成“默会的知识”。首先,改造已有的语文知识。比如,比喻,是我们现有的语文知识,但我们从小学学到高中,甚至大学。我们的学生还是没有学会。关键是,我们只是描述知识,没有化作可以运用的“默会的知识”。赏析阅读就是赏析语言,不是为了赏析修辞。修辞知识是表现语言的手段,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得更精准,所以我们要“改造已有的语文知识”。其次,开发出新的语文知识。当然,这不是让我们语文老师去研究知识,创造知识,而是利用当今文学界,语言学界,语用等方面的知识,引进改造对我们语文教学有用的知识,比如“叙事学”“文学文体学”的知识。其间,广大在线网友积极参与。张志先、杨虹、黄硕、卓立子、周现玲、于保东、何有湖、杨先武等老师都从各自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紧接着出场的主讲嘉宾特级教师邹天顺老师,就“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这个话题,主要从教师引导的角度来阐释。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呢?邹老师认为,必须要抓住两个重要的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授之以渔(推送)。“授之以渔”就是起引导,推送作用。学生来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知识。而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寡除了与他的求知心态、求学欲望、学习方法等自身原因密切相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起桥梁作用的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中介人物——老师。昔日,在人们心目中,老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吸收者。故而,老师就是要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传授给学生。殊不知,这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合时代的节拍了。现今,老师的作用则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为他们指引一条路,让他们去获取知识,也就是“授之以渔”。 给学生一座金山,不如给学生开启金山的钥匙。只要学生掌握了求知的方法,熟悉了走向知识的康庄大道,何愁不能获取知识呢?第二个关键词:航标灯(吸引)。“航标灯”具有吸引作用,让求职者“慕名而来”。实际上,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具有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意识,也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具有授之以渔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就算做到了这两条,也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做一个魅力教师,让学生慕名而来,主动上门,让他们感觉到似乎离开了你,就失去了方向,无法前行。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在一片漆黑的大海上,因为有了航标灯,才让航行者成功地找到了目标,顺利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如果我们老师具有了这种魅力,达到了这种境界,何愁不能引导学生走向知识呢?在邹老师发言过程中,网友踊跃发言,互动交流。
第三位出场的主讲嘉宾崔莹老师从非构思写作研究角度阐释如何走向知识。崔老师认为要让学生走向知识,第一,教师必须走向知识,学习并运用有效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的全新的默会认识论知识观来看,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明言性、概念化知识和默会知识两大类。从这个视野来看传统的知识观分类,那么,“陈述性知识”应该就是明言性、概念化知识,而在“程序性知识”中,既有明言性、概念化知识的层面,又有默会性知识层面。第二,善于借鉴并实践,将默会知识显性化、言传化。非构思写作学的研究以及实践,实现了默会知识的显性化,具有一套可供操作的思维模型。以描写为例,首先把握人或景物的精神特征。其次,围绕精神特征选择相关材料对其进行重复渲染(运用构成分析)。第三,重视思维训练,教练思维路径。思维训练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就需要老师教练式的引导。而进行思维路径的指引,也成为让学生走向知识的关键。非构思写作学的核心知识——赋形思维就是对中国传统的文章章法的写作实践理论的当代性阐释。崔莹老师的阐释激发了在线网友的参与热情。黄献华、崔成志等老师或点赞或阐发观点。
最后出场的主讲嘉宾黄传福老师,主要从高考作文中的思辨性这个角度阐释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看法。高考的变革是比较大的,作文思辨性这个话题虽然比较传统,但是在现在的高考仍然适用。从全国卷设计的初衷看,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多一点思考,在灌输知识的同时,尽量保留多一些的个人思维。在对2015年的全国各类试卷的分析后,结合2015年高考全国卷和2016年广州一模的作文题目,黄老师觉得,“任务驱动型”这种作文形式,其实可以称为“叙事体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应该要抓住两点:一是创设情境,呈现矛盾;二是强化任务,缘事析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步骤,可以归纳为“一、全面解读材料的内容与含义,明确任务,抓住主要矛盾;二、揭示、剖析矛盾;三、界定与辨析相关概念;四、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问题,阐明其历史意义或社会价值”等四个步骤,并以之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这样就能让我们的知识贯彻有一个切实的落实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明晰,明确增加了任务指令,具体表现为“双给”: (1)“给写作材料”,即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2)“给驱动任务”,即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看”等疑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题;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这类作文题型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增强写作的针对性,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如果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说,事实是要求考生要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增加了对学生思考、辨析与选择能力的思辨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其实只是限定了范围,考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在现在的考题中会受到一定的约束。而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的是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来让他们增长见识,寻求知识的增长点。同时,叙事类“新材料”作文强调的是张开概括的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 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还有符合“一点四面”的总原则: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也就是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防止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条就侃侃而谈;“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是提醒考生,不要浮光掠影就表面问题泛泛而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在谈知识的增加时,不能太片面地强调量的增长,而应该强调个人思维的成果。这点在高考作文中的体现尤其明显,也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这样的形势下,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我们教学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培养和训练学生就事论事、就事说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上来,这才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养成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习惯;训练学生关注生活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粗糙的表态,而是要分析事件背后人性善恶的根源,挖掘潜藏于事的因果得失,深入分析,表达善意;训练学生不偏激地看问题,要入情入理分析问题,理性表达;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评论,聆听他人见解,加强认识、观点的积累。黄传福老师的解读激发了网友们的思维风暴。黄硕、莫羽等老师纷纷建言,表达了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理解。
总之,用知识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应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
[作者通联:崔成志,安徽怀远第三中学;卓立子,江苏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