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

2016-05-14任菊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危险病人

任菊萍��

[背景]

消息,文字简短,内容浅显,缺情少趣,很少有老师会选择来上公开课,然而,市优质课比武上,我却选择了一则消息——《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与其他的消息一样,这篇文章语言简洁、概括,可感可悟的就那么两句话:“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叶欣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她常对周围的人说:‘这儿危险,让我来!”——太抽象!

也许是缘于最初的那份感动:2003年那场肆虐全球的非典令人刻骨铭心,我们的白衣天使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曲高扬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歌,那一身雪白的装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永远刚直的脊梁。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叶欣的长篇通讯,当时我几乎是含着泪读完全文的,一种极大的震撼与感动充斥着我的心灵;也许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拗与冲动,我义无返顾地投入到了《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一文的研究与探索中。最终,除了煽情的音乐、图片,深情的导语、诵读之外,我找到了宣泄情感的突破口——拓展。

[案例描述]

(拓展一)

在感悟第一句重点句“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叶欣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时,为了让学生们真切地了解非典巨大的灾难性的杀伤力,在出示了SARS病毒的图片,了解了SARS病毒的特点之后,伴随着紧张的令人窒息的音乐,我出示了这么一段资料:

本报讯:2002年11月16日,一种神秘的肺炎迅速在广东蔓延开来,5人很快丧命,300

人被感染。——《广东晚报》

新华社消息:2003年春季,非典全面爆发,每天新增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最多高达

200多例。——《人民日报》

本报讯:香港淘大花园,300多住户集体感染非典,42人被夺去了生命。

——《香江日报》

本报讯:台北和平医院,集体感染非典,72名医护人员,200多名病人同时被隔离,隔离后,好多人相继出现咳嗽、发热症状……——《健康日报》

听了那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学生们的心被震撼了——

一个学生说:“非典实在太可怕了。”另一个说:“它简直就是个恶魔啊,杀人于无形。”又一个说:“那真的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若不加控制,也许世界末日就快到了。”……

有了这种情感认识,再听学生们重点句的朗读——铿锵激越,他们的眼前分明出现了一位英勇无畏的白衣战士的形象。

(拓展二)

“这儿危险,让我来。”这是叶欣做出的一个默默的,真情无悔的选择,也是叶欣留在抗非战场上的最感人的一句话。在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这句重点句后,为了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非典时期,医护人员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危险,叶欣挂在嘴边的“这儿危险,让我来”的危险又是一种怎样的危险,我又补充了这么一段文本:

抗非前期,平均每抢救一个非典患者将有三名医护人员倒下。

2003年1月31日,广东中山医院收治第一例非典病人,20多名医护人员直接、间接被感染了。

非典时期,感染的5327名患者中,医护人员占了近四分之一。

在学生读完这段资料之后我马上发问:听到这儿,你发现叶欣说的“这儿危险!”那是一种怎样的危险?几乎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医护人员面对非典的危险,纷纷说道:那是一种随时夺人性命的危险。那是一种将付出生命代价的危险。抓住这一情感契机,我又推波助澜,紧接着问道:“是啊,那是一种将付出生命代价的危险,然而就是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叶欣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学生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无硝烟的战场,医护人员与病魔零距离,随时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体会到了叶欣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大人格;体会到了叶欣危难之中挺身而出的真英雄精神。此时,叶欣——一个勇往直前,无私无畏的形象已深深地直根于每个学生的心田。

(拓展三)

为了让叶欣的形象更加丰满,在充分感悟、诵读了两句重点句之后,我并没有就此作罢,又设计了一份补充教材,那是叶欣抢救非典病人时最典型、最感人的事例:

每次有疑似病人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叶欣总是一马当先,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惧厉,毫无协商的可能。

2月24日,一位40岁的肠梗阻患者,在外科手术后,发现还合并非典症状,于是送急诊科留院观察,分泌物吐了一地、一床,叶欣冲在了第一线……

3月1日早上8时10分,一位87岁非典病人的家属冲进医生办公室:病人不行了!叶护士长火速奔到病人床前;只见病人面唇发紫、呼吸微弱……这是一个毒性非常大的非典病人。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每每此时叶欣总是默默地为患者插上吸管……

学生们用心灵的摄像机拍下了最感人的镜头,我巧妙地引导学生并融入自己的感受把它编成了一组排比式的解说词!

如果说抗击非典是一曲气势恢弘的交响乐的话,那么叶欣的“这儿危险,让我来”就是这曲交响乐的主题曲,不时地盘旋、回荡在抗非战场的上空,也不时地盘旋、回荡在我们课堂的上空,更不时地盘旋、回荡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听课老师心灵的上空,而且一次比一次响亮,一次比一次震撼人心。

[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倡导大语文观,强调课文只是一个载体,而不是教学的全部。确实如此,很多时候,教材只是一个点,由此带出的信息、内容将有很多。作为一个新课程的实践者,我联系学生的实际,从他们的认知现状、认知特点出发,从感性思维的角度出发,站在感悟白衣天使伟大人格的高度,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再次开发,对文本进行了大量的拓展。

总结本节课文中拓展的成功之处,我想应该有以下三点:

一、紧扣文本,服务中心,营建感性的情境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必须以文本为本,脱离了文本的海阔天空无异于海市蜃楼——无根也无基。时下,文本拓展似乎已成了一种教学时髦,有限的课堂内,资源四通八达,洋洋洒洒,学生大开眼界,却忽略了对教材要求的理解,忽视了对课文的研读,致使学生被大量的表象资料所充斥,无暇去品读文字,体会情操,揣摩表达,想象意境。这样的拓展可以说是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与新课标倡导的拓展精神更是背道而驰。因此,拓展最基本的便是以文本为中心,为学生感悟文本而服务。

本案例中,我安排的三次拓展均是紧扣课文的两句重点句“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叶欣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围绕她常对周围的人说:‘这儿危险,让我来!”而展开,目的也是更形象地感受重点句背后各种骇人的、感人的画面与情节,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意蕴,从而更真切地感悟主人公叶欣的伟大人格。

二、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掀起情感的高潮

王崧舟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是感性的课堂,只要你心中有情,你一定能挖出蕴涵在文本深处的情感,用这份深情去碰撞去荡涤孩子的心灵,课堂将焕发生命的活力。”而情感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预热、酝酿,它是阶梯式循环向上的。

纵观本节课的三次拓展,不难发现三次拓展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为学生情感的酝酿与升华做好了相应的铺垫与准备。首先感知的是非典的恐怖以及带给人类的那种极大的灾难,将学生一下子就拉进了人心惶惶,愁云惨淡,令人窒息的历史背景中;紧接着的是在无硝烟的战场上,那些与病魔零距离的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的是随时随地都将付出生命代价的危险。两份真实而骇人的资料,将我们的主人公置身于惊涛骇浪,凶险莫测的刀尖浪峰之上,学生的心也跟着紧缩。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生死抉择面前,叶欣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让人怎能不肃然起敬?随后推出的是一组特写镜头:那是叶欣抢救非典病人时最典型、最感人的事例,学生感悟后教师又巧妙地将之融于一组循环式的排比中,将学生内心的触动、感动、激动、震动推向了高潮,也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三、丰富形式,精心安排,激发强烈的震撼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形式与内容,内容是核心是关键,但是与此同时,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内容的表达效果,因此,精心选择呈现的形式,对于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课堂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则消息,《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文字简短、平实,如何通过拓展让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除了拓展内容的层次之外,我想到了从拓展内容的形式上做文章,可以说对此我是煞费苦心的。以拓展资料一为例,首先用骇人的咳嗽声、流水声配之扣人心弦的紧张音乐制造气氛,学生的心一下子被揪紧;伴随着音乐出现的是一个个被传染被夺去性命的新闻报道,真实的报道形式着实让学生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信,特别是发生在香港淘大花园,台北和平医院的那两次重大的典型的集体感染事件,更使学生的心情沉痛不已;再就是,那一串串鲜红的数据,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啊!短短一分钟的拓展,带给学生的是怎样一种信息,怎样一种震撼哪!

事实证明,我的拓展是符合学生情感需求的,是适应新课程需求的,它让我的课堂变得丰盈而美丽,因而也成了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消息竟可以这样上!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危险病人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谁是病人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喝水也会有危险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