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睡眠”知多少?
2016-05-14赵成昌
赵成昌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智育,还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育成长非常重要。最近,笔者与同事就本校学生的睡眠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并略作分析,供方家同仁参考。
现状不容乐观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高中各个年级都有20来个班,每个班级的学生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分配都比较均衡合理。调查是从问卷开始的——问卷设计三种题型:填空题、问答题、讨论题;每个年级任选两个班级发放,每个班级发放2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20份。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此次调查未能涵盖全校所有学生,但考虑到同一年级各班级的作息时间比较接近,笔者认为,以这种形式展开调查,还是有很大可信度的。
在填空题中,有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填写晚上的睡觉时间。填写10点以前睡觉的,为零(这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因为我校晚自习放学时间就是10点半);11点以前睡觉的,仅占10%,其余全都在晚上12点前后睡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年级提升,学生睡觉时间越来越靠后;高三学生全部是12点之后才上床睡觉的;有的高三学生甚至填写凌晨两三点睡觉。
我校历来有安排学生早读的传统,从上午7点开始。也就是说,学生早上至少要在6点半时起床洗漱吃早饭(仅就住校生而言)。这么算来,晚11点睡觉的,满打满算也就睡7个半小时;晚12点睡觉的,满打满算也就睡6个半小时——这其中还不包括睡眠状态不好的。实际情况肯定比这要差许多。
教育部对中学生睡眠时间曾有过明确规定:初中生应该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应该不低于8个小时。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的确存在普遍睡眠不足的问题;高三学生的问题更严重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考虑到中国人大多有午睡的习惯。那么,我们的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好习惯呢?为了让调查更全面科学,我们也设计了这一项的内容,尽可能做到不留死角。结果显示,确有近一半的调查对象在午睡项目中填“有”;而且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有午睡习惯的多数出在高三学生身上,低年级同学很少有。
不过,受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午睡的同学一般在中午只能睡半小时左右。这根本改变不了“睡眠不足”的状况。
为了让调查趋于完美,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同时,也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询问。同学小利(隐去真名,下同),晚上睡得很迟,又没有午睡习惯,我们问她怎么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她不好意思地说:“经常在课堂上偷着睡。”
不知为什么,我们对这样的回答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同情,表示理解;反过来,对一些老师一遇到学生课堂上睡觉就大动肝火,充满不解。
睡眠是人脑正常的生理机能,跟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尤为重要。根据有关专家介绍,人的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中分泌,尤其是在非快动眼深睡眠期中进行,而非快动眼深睡眠期大多在前半夜。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的睡眠被剥夺了,就会影响孩子身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生长发育迟缓。
另外,人体合成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也只有在睡眠和休息的时候,才能够很好地完成。只有很好地睡眠,孩子才能长高长壮。后半夜的睡眠大多是快动眼睡眠期,这个时候是人的记忆巩固期,大脑将白天的接受碎片进行整理,记忆强化。如果这个时候的睡眠被剥夺,就会影响到人的记忆功能。
那么,中学生对睡眠影响健康这个常识,究竟是否知晓呢?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调查。结果也令我们有点意外:有98个学生填“知晓”,占81.7%;只有9个学生填“不知道”,仅占7.5%;余下的学生没有选择答案。
仅从已有答案的情况看,中学生还是普遍知道睡眠重要性的。但为什么又存在普遍睡眠不足的问题呢?看来问题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追根求源因素多
接下来,我们的问卷调查以问答题为主。设计问答题,方便学生描述自身状态,表达思想。问卷上的中心问题是:影响你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结果,近90%的学生回答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重。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有的非常还形象生动:“上学像跑步,课桌是书库,上床全应付”“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资料天天有,作业时时做,分数老不高”“试卷纷纷下,就像雪花飘;一题做不出,急得叫妈妈”。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实说,作为天天跟学生打交道的老师,对这些描述并不感到意外,但这里有教育大环境以及学校整体办学条件的影响,我们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相信,对于学生课业繁重的问题,许多老师不是熟视无睹,而确实是无能为力。笔者曾在《中国青年报》就语文教材,谈到过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问题,这里借此机会还想作些强调和补充。
高中一入学,学生就要面对十几门功课,而每门功课,老师都要给学生配发教辅资料,布置相关作业。单就语文学科来说,除必修、选修课本外,还配发各类《读本》,布置《同步作业》《创新作业》等。另外,一些学校还要配合地方政府,给学生散发各种各样的宣传资料。学生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每学期单学校安排的就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这里还不包括有些科任老师单独安排的周考、单元考。
如此沉重的课业,难怪学生会感慨:“睡眠,想说爱你真不容易!”
在问答题调查答案中,有个词频率极高,那就是“亚历山大”。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起初懵懂不解,同事笑话说:“你真是老土一个,这是网络语言,流行甚广,就是‘压力像山一样大的意思。”我看有近50%的同学,将睡眠不足归咎于压力大。不过,这里所描述的情况比较复杂,学生各抒烦恼,众说纷纭,与我们想象的有很大的出入。
小闻同学说:“我身上有三座大山——同桌、父母、老师。同桌成绩优秀,让我羡慕嫉妒恨;父母老是逼着我到处补课,让我不胜其烦;老师经常找我谈话,提醒我不要让成绩落太远。这三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常常为此失眠,或者在睡梦中惊醒。但是,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说不定压力就是动力。”
我们分析这一项答案时,惊奇地发现:低年级同学外在压力多一些,高年级同学,特别是高三同学,压力主要来自于自己。冷静一想,就能够理解:到了高三,学生都面临人生一道重大的坎——高考;谁都想通过高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恐怕这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认同现代版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除此之外,有19位同学回答是环境因素影响睡眠,占调查总数15.8%。我校虽然说是省级示范高中,但地处农村,是典型的农村集镇式学校。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农村意味着偏荒、清静,但时过境迁,现在很多农村已经被城市“文明”浸染,不再是世外桃源。我校四周,商铺林立,车来人往,每到节假日,堵车比城市还严重。加上陋习难改,不论丧事还是喜事,总要不断放鞭炮。正如一学生描述的:“喇叭长啸,无法睡觉;鞭炮长鸣,死睡不眠。”
另外,一些非主流因素影响睡眠也不能忽视。有学生坦诚说自己生活习惯不好,晚上喜欢看电视吃零食磨夜工;有个化名“不能说”的学生,说是网络害了他。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还是把他找到了,原来他是个留守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小在奶奶身边长大,课外偶然接触到网络,迷上了网上的游戏和小说,以致睡眠不足。这表明,确保孩子睡眠好,家长监管少不了。
敢问路在何方
那么,怎样打破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的困局?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的调查还是从问卷入手,不过,题型改为讨论性的。同时,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实情,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还特邀了部分学生座谈。不论是问卷,还是座谈,目的都很显然,就是想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诉求。我们认为,这样做比习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居高临下说事,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下面就是这次调查的综述。当然,其中也有我们的理念和主张。
1. 能不能不给我们发那么多书?
这问题看似简单天真,但我们听起来却是异常的脸红耳热。现在学生受教育愈来愈早,而且书包一年比一年沉重。有关方面还在不断加码:社会上一有什么热点的东西,总有人立马想到学校,建议进课堂——学校像箩筐,样样可以装进来!问题是,凡是进课堂的东西,最后都要落在学生头上。各学科的专家、老师更是如此,恨不得把所有书籍(知识)传送给学生,希望学生都成为“专才”。但是,如果真是这般,学生要上十几门课,岂不都成了“全才”?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学生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而且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爱好兴趣慢慢增长的。所以,我们也认同学生的呼吁,不能企望他们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给学生发过多的书,既无必要,也不现实,还造成浪费。
2. 可不可以不要求我们做太多的题?
现在学生不仅有读不完的书,更有做不完的题。自己买不算,家长到处找,老师帮着订。因此各学科资料五花八门,诸如“题海神游”“霸王过关”“鲤跳龙门”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资料无一不是以考题为中心。学生早也做晚也做,堂上做堂下做,就像一头拉磨的驴,永远望不到尽头。为什么学生都这么沉迷于做题?答案毫无悬念,因为在应试教育氛围中,几乎人人都相信做题是通向大学之门的“终南捷径”,会解题就是过关斩将的“尚方宝剑”,高考资料就是砸向大学殿堂的敲门砖。那么,这都是些什么题呢?业内人士都知道,大多是出题人有意设个“套”而已,就看你会钻不会钻!陈景润也做题,而且一生就做一道题,那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但此题非彼题,两者有天壤之别。因此,我们对有同学“不做题”的议论,深表理解和同情。
3. 高考能否不考外语?
这个话题很实际,却又很尖锐。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每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学外语。目前,“外语热”已经严重冲击国人对母语的学习,这是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我们问学生是不是喜欢学外语,几乎都摇头;又问那为什么对外语这么“热情”,几乎都回答是“高考”。不可否认,高考已经成了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那么,高考有无必要将外语与母语置于同等地位,这应该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教育依然存在不少“做无用功”的弊端。拿自身来说,我们也都参加过高考,当年所学的外语现在基本没有用武之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忘得干干净净。没想到我们的学生也即将上演同样的悲剧。我们不否认学习外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但毕竟是极少部分人才有这个机会和需求。教育为什么拿少数“绑架”多数?外语为什么不能推向社会作选择性考试?关于高考英语的改革动向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却不知何故偃旗息鼓,“雷声大,雨点小”,实在令人遗憾!
4. 能否取消早读晚自习?
这又是一个敏感而严肃的话题。我们理解一些学生的诉求。如果去掉早读晚自习,他们就有了极大的自由空间,睡眠状况当然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因为有“早读”必然就要起早,有“晚自习”必然就要摸黑。我校跟全国大多数中学一样,目前也建立了学生早读晚自习的制度。我们认为,在这方面恐怕还不能完全遂学生所愿。因为学生毕竟年小,自觉性有限;白天课程满满,在老师监管下利用早读读些书,晚自习自由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挤占学生睡眠时间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不是干脆取消早读晚自习,而是建立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早读晚自习的制度,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上床,保证天天午睡,如此睡眠不足的问题或许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5. 能不能宽容我们在课堂上睡觉?
表面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叛逆性的要求。学生课堂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听讲,是教学的常规要求。有多少学生因为课堂睡觉而遭到老师批评、责骂,甚至体罚,虽无法统计,但肯定数不胜数。不过,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老师遭遇此种情况,应该冷静对待,理性处置。学生课堂上睡觉,可能有其特殊原因,课后调查清楚,适当提醒教育即可。国外有老师看到学生睡着了,忙给学生披上大衣怕他受凉,并压低声音要求大家别打扰他。这对我们是个借鉴。如果教师的教学呆板无趣、上课内容空洞乏味,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够宽容学生,让他们休息片刻,倒也是有自知之明;如果是学生因为睡眠不足,加上高强度的学习而致身心疲惫,在课堂上打会儿瞌睡,教师就更应该表示理解和宽容。
(作者单位: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
实习生 刘 湘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