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情境重实效破难点

2016-05-14黄爱娟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物块液体习题

黄爱娟

复习课是初三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通过一轮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已学知识,架构知识体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探索有效复习的方式,区教研室的两位老师与我校初三备课组集体备课,从增强复习课堂的实践意识入手,开展复习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以下是我们对如何进行“压强”复习的课堂实录的呈现与分析,探讨高效复习教学的实践与心得.

一、重视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新授课课堂,许多老师都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到复习课时特别是初三总复习时,由于进度等原因,教师往往对情境创设不够重视,甚至没有情境创设.没有情境创设的物理课堂,多采用“知识点罗列一例题讲解——习题套解”的形式;这种形式单一、以记忆、模仿为主要行为特征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缺乏真正的感受和体验,复习目标很难全面达成.因此,我们设计在开课伊始展示了几幅有关压强的图片:

设置了以下问题:

(1)图1中两个手指受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两个手指的感觉相同吗?说明了什么?用的力越大,手上的感觉又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图2中橡皮膜为何发生了形变?它们的形变情况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

(3)图3在演示什么?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通过情境创设以及问题串的提出,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回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跟随问题的不断深入,带动复习步步前进.同时激发学生思维,效果比单纯知识点的罗列要好;并且学生有了整体思维: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对外产生压强,各自的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构成了完整的压强知识体系.

二、教学过程注重方法指导,突破难点

影响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压强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并得到实验的结论,是本节的难点,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精心选择以下两道例题.

例1如图4所示,比较图和图可以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图和图还可以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物理上引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设实验中所用的小桌桌面的面积为200 cm2,小桌重8 N,砝码重2 N,那么图丙中小桌对细沙的压强为Pa等于N/m2,它的物理意义是.

设置意图利用这道题的情境,不仅可以体现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思想( 转换思想) ,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掌握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具有复习与练习的双重功能,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小明做“探究液体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设置意图对于图表类实验题,很多同学根本不会分析,这道题不仅考查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而且重点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这道题的解决方法在于读懂表格:首先要观察图表,理解标题栏中每列物理量的意义,具体如第二列说明有两种类型的液体:水和酒精;第三列说明液体的深度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第四列说明橡皮膜的方向有相同和不同;第五列说明压强也有相同与不同之分.根据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必须控制一个物理量改变,其他均不变的原则来研究问题,得出结论.

三、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体现学生自主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课堂结构的优化.课堂的前25~20分钟内更多体现基础知识,突出基础知识,后10分突破难点,部分特难点可在第一轮放弃;从而达到目标递进巩固提升的效果.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也不忽视老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四、精选习题,及时反馈,重实效

复习课的习题选择是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意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与巩固,还要根据知识点重视题目的编排顺序,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基础知识点后精心编排了以下的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1.如图5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

2.如图6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

3.正方体物块重0.2 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边长如图7所示,其读数为cm,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a.如果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a.

课堂研讨后我们发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创设情境,及时关注课堂实况,努力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课后习题的正确率有大幅提高.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点,充分了解学情,并潜心设计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物块液体习题
液体小“桥”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层层叠叠的液体
临界速度的得出及应用
不会结冰的液体等
一个力学疑难问题的特殊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