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5-14陈飞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程物理

陈飞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学思想如何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仍有许多迷惘、困惑的地方.下面,谈谈对物理学科教学的几点意见.

一、新课程标准是物理教学的依据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应体现教材直接反映的知识目标,也有教材难以反映的非知识目标(包括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的三维性就应在教学中充分得以体现,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强调三维目标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对其他目标的培养.

二、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做出战略性规划.融入新课标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以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1.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差异.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实际水平得到最好的发展与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所有学生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对学习好的学生,应给他们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让其思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他当堂把认知目标完成是不切实际的,对他们的要求应适当低一些,多从情感方面激励,使他们的知识与技能逐步得到提高.

2.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大有好处.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如何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如何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如何点拨提问的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三、应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实验结论,要求学生掌握规律本身.新的课程理念中,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方式,也是教学内容,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精神贯穿于新教材的始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例如笔者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课,就利用了这种教学模式.我们看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我们认为,这种探究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体验规律的获得过程,合作精神得到加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重视探究式教学,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我们不是一味地追求探究式教学,既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也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适用于探究,似乎一提到物理教学就必用探究式,好像其他的教学方法不存在了.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启发法、实验操作法、分层教学法,学生的观察、参观、讨论、交流、制作等也是物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物理教学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四、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实验可以呈现科学事实,可以辨析真伪,可以培养研究实际问题和实践能力,物理实验本身是增加学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还应把实验与探究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培养用实验和已知规律探求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物理学中的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个物理定律,凡能做实验的我们都应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来完成,切不可图省事而不做实验.实验前教师应先做准备,保证器材完好无缺,保证实验百分之百成功;实验时要认真熟练,实事求是,尽量让学生都参与实验.对于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自己也要动手去做.

五、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物理量,物理过程过于抽象,让人看不见摸不着,确实难以理解.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感到,学习物理理解难,因而致使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我们要想方设法扭转这种倾向,课堂上如果能把抽象的物理知识、效果不明显的演示实验制作成软件,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模拟,把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理解新知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主题.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能忽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不能以多媒体代替教师自己动手做实验,多媒体电子文稿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

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加强物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例如,用简单的力学知识对自行车结构加以解释;结合摩擦力教学介绍气垫船和气垫轴承;结合液化的教学介绍火箭的液体燃烧、超低温获得等.此外,还有如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空间开发等问题,都可不同程度地与物理教学加以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可使学生注意并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了解物理学的社会意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物理教学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时刻注意:(1)物理联系生活实际要有机地联系,即联系实际的内容应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不要牵强附会.(2)要掌握适度,既不脱离实际,又不过分涉及实际问题的技术细节,否则搞成技术课而冲淡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总之,作为物理教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实践,在实施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程物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留言板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