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不见的曾公祠

2016-05-14庞国翔

红岩春秋 2016年8期
关键词:红苕赈灾江津

庞国翔

曾公祠也叫清廉祠,这“一祠两名”须从七品县官曾公说起。

曾公者,曾受一也,生于1710年,字正万,号静庵。他自幼家境清贫,博览群书,研学经史,著述甚多,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名人。

乾隆三十年(1765年),曾受一初任江津县知县时,正值3年大荒。他创建“救命会”,带头捐俸禄、赈灾民,激励百姓生产自救,建立义仓赈灾。看到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百姓,他都会暗中流泪。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与夫人商量,毅然将老家祖传盐田与旧宅变卖,得款用于赈灾,江津灾民受恩动感。

要解决百姓饥荒,必须种植粮食。江津连续3年干旱,需得种植旱粮作物。曾受一想引种家乡广东的旱粮作物红苕,便立即派人到广东运回红苕种,并亲偕夫人到农村教农民种红苕。后来,红苕很快由江津传到四川及西南各省。红苕适应性强,不论浅丘平坝或深丘槽谷、中低山区都能生产;可以夏栽,也可以秋植;既可以单种,又可以间套种。清末《江津乡土志》载:“性同粳米,最能养人,过荒年民无菜色。”江津百姓非常喜爱红苕,红苕在江津种植广泛,产量不断增加,成为江津百姓的主食之一,被百姓称为“半年粮”“红苕菩萨”。

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68年),清政府正式颁布诏令,在全国推广红苕。江津红苕除供本县食用外,还向外销售。清末《江津乡土志》载:“蕃苕除自食外,还向重庆、长寿、涪州等地输出,每岁约计千万斤。”

随后,曾受一又派人到江浙购回桑苗蚕种,力倡栽桑养蚕,并劝民储粟备荒。曾受一还仿民歌俚调,写就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劝农歌》《慰农歌》《悯农歌》12首,鼓励农业生产。江津逐渐形成热心农事的风气,百姓因此安居乐业。此外,他还变卖家产,资助修建江津城门,扩建几江书院,为江津培育人才。仅一两年光景,江津物阜人丰,面貌大变。

曾受一后调任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知县,因犯人暴狱逃跑,上司震怒,将其停职待处。江津百姓得知曾公落难,集议救助,派出代表赶往合川,将曾受一全家老幼七口用轿子抬回江津,一路上燃放鞭炮,吹锣打鼓,好不热闹。过江登岸之时,江津百姓云集通泰门码头,箪食壶浆以迎。此时,他闲居几城(江津),百姓仍优礼有嘉,关怀备致。地方各界倘有重大宴会,均执礼甚恭,邀其上座,奉为尊师。不久,合州案结,曾受一平反昭雪。其间,他主持修建了奎星阁和江津长江南北两岸的文塔,祈求江津文风长盛。

数年后,曾受一年老思归,百姓苦留不住,江津百姓自发集银两三千相送,但他铁心谢绝。江津百姓只好将钱寄去他老家,为他赎回当年为救江津灾民而变卖的盐田老宅。离别之际,送者上千,泣不忍别。曾受一尚在途中,津民汇款已至老家,并已回购宅第。若再次谢绝,恐伤百姓之心,但购宅有余额,曾受一将余款退回江津。

1786年,曾公在家中无疾而终,享年72岁。噩耗传至江津,全城百姓悲恸不已,纷纷设坛悼念。后来,县民商议,用其退款先在通泰门右顺城街原曾受一住宅处立祠,后于大土地街区城隍庙侧建造曾公祠,江津百姓又称曾公祠为清廉祠。

遗憾的是,曾公祠后来因城市扩建被毁。

猜你喜欢

红苕赈灾江津
百吃不厌的红苕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金贵的红苕
吃红苕的日子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
“红苕”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