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合唱中的声乐训练

2016-05-14孔吉龙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合唱

孔吉龙

摘要:合唱因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对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人们的音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合唱教学,同时又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又能使人们受到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合唱中如何进行声音的训练呢?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合唱声音训练的书籍、资料,以及多年的声乐学习及参加合唱的感受和教学实践,从合唱的姿势、气息、发声、共鸣、吐字咬字等方面浅谈在合唱中如何进行声音的训练,供广大合唱爱好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合唱 声乐训练 胸腹式呼吸

一、合唱及类别

(一)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合唱与齐唱一样是多人参加的集体演唱。但它们同齐唱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合唱中也常出现几个声部的齐唱,但合唱却不以齐唱为主要表现手段。齐唱在合唱里,仅仅是对多声部的合唱起衬托和对比的作用。

合唱的“合”字是拼凑,结合的意思。因此合唱有不同的声部的不同特点的组合和结合方面的创造含义。

合唱与独唱,重唱相区别。一般来说,合唱人数不能低于12人。这样,如果是四声部合唱,每个声部可以有三个人参加,仍然可以形成声部的特点。人数太少就有可能同重唱的形式相混淆。

(二)合唱的分类

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即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是有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童声合唱(变声期以前)、女声合唱、男声合唱。

混声合唱是由女声与男声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是高声部与低声部。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低,女高,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按其演唱形式可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往往体现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综合上述,由此得出:合唱是由若干人分成几个声部,既相对独立又互相配合而进行的演唱。

二、合唱声音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在合唱训练中如何进行声乐训练呢?我想从合唱歌唱中的姿势、气息、发声、共鸣、吐字与咬字等几方面论述合唱声音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一)正确的合唱演唱姿势

正确的演唱姿势对歌唱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保证呼吸的顺畅、发声的正确,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

演唱姿势可分为站姿和坐姿两种。站立时身体正直、挺身收腹,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腿稍分开,重心在前脚。坐着演唱时基本要求与站姿相同,上身直立,坐在椅子的前二分之一处,双手放于身前。

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演唱者都应双眼平视,微收下颌,面带微笑,双眉微提,保持兴奋、积极的歌唱状态,切忌僵直或懒散,从而影响呼吸,导致错误的发声方法。

(二)合唱歌唱中的呼吸的要求及训练

正确的呼吸是良好的发声基础。中国戏曲演唱中,自古就有“气优则声优”的说法,充分说明了呼吸对与歌唱的重要性。

1.呼吸要求

学习歌唱必须从学习呼吸方法开始。生活中常用的是胸式呼吸,但这种呼吸方法是一种下意识的呼吸,气息位置较浅,不能较好地控制声音的长短、强弱、高低等。

(1)胸腹式呼吸。歌唱中应运用胸腹式呼吸是利用口鼻同时呼吸或只用口、鼻单独呼吸。吸气时两肋张开,横膈膜收缩,腰部有膨胀感。

在吸气之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阶段,叫做“闭气”。闭气后将气息或快或慢地吐出,称为呼吸。

(2)缓吸急呼。这种方法多用鼻子吸气,呼气时横膈膜要有弹跳感,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气息吐出。

(3)急吸缓呼。这种方法用口、鼻同时吸气,似受到惊吓,吸气时将气息缓慢均匀吐出。

(4)急吸急呼。这种方法类似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狗喘气”。

这四种呼吸方法所例举的练声曲在基本掌握之后,还可渐渐把调移高,或选择其他母音来进行练习。

2.呼吸训练

了解以上四种呼吸类型之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多声部合唱艺术进行以下三种呼吸方法的训练。

(1)整体一起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要求全体合唱队员同时呼吸,同时换气,这是合唱当中最常用到的呼吸。

(2)声部之间交错轮流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是以声部为单位呼吸、换气。要求合唱队员注意看指挥的手势。

(3)循环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要求每个人根据自己气息的长短自行掌握呼吸、换气,注意气息的均匀,吸气时要悄悄进入,不能破坏整体的连贯性。

(三)合唱中声音的训练

合唱发声的原理与独唱基本一样,但也有它特殊的地方。合唱要求队员的声音做到整齐、和谐、统一。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

(1)激起。激起,即硬起。指气息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整齐并有音头的爆发性声音。在发声前,采用急吸的方法,使横膈膜迅速收缩,然后用气息将声音突然顶出。

(2)舒起。舒起,也有人称之为软起。发声前用缓吸气的状态,让声音徐缓而出,即先出气,后出声,声音靠气息托出来。

(3)直声。在发出声音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波动。这种发生容易使声音产生共性,但需要对气息做到很好的控制,不能由于状态的松懈而导致声音的抖动,从而影响合唱的效果。

(四)合唱中共鸣的要求及训练

要使合唱队获得美好而圆润的声音,除了具有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外,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音区自如地调节共鸣腔体。一般情况下,共鸣的音区是相互联系的。

人声可分为头声区、混声区、胸声区,它们各自有不同重点的共鸣部位。在训练时,首先应掌握好“混合共鸣”,即混声区的共鸣,可由中声区弱声唱开始练习。弱声唱法能保持声音集中,形成高位置。当混合共鸣掌握得比较好之后,就可以逐渐向两端发展,寻找头腔共鸣。以获得较好的头腔共鸣。

总之,每一个声区的演唱都应注意音色上的过渡要自然协调,无论唱什么样的母音,都因找到最恰当的共鸣比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共鸣效果,唱出美好而圆润的声音。

(五)合唱中的咬字、吐字训练

既然是合唱作品,就必然包含文字内容,也就脱离不了语言。我们平时常说的“字正腔圆”就是指咬字吐字,如果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将字与声恰当结合,就能使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更加美好、感人。字尾是指歌唱中的归韵,它在歌曲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某个字没有归韵,就会让人对歌词无法理解。我们一定要熟悉并说好普通话,在歌唱中尽量做到“字正腔圆”,而对于方言歌曲和外文歌曲必须了解内容,发音准确,避免让人产生误会。

综上所述,合唱是需要进行科学发声训练的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合唱指挥如何科学地指导合唱者进行歌唱技能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证合唱质量、提高合唱演唱水平的基本前提,也是取得良好艺术效果的前提。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为学习合唱的人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合唱教学才能起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文思降.合唱,指挥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赵梅伯.唱歌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869.

[4]程郁华,吴刚,汪继红.大合唱.南海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合唱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近现代合唱的发展及作品特征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感受魅力提升能力
浅析中老年人合唱的训练
谈钢琴为声乐伴奏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