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探讨
2016-05-14郑素卿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资源,为了促进漳州市农业经济发展,扩大农产品的销路,走互联网营销之路势不可挡。本文首先分析了漳州市农企电子商务现状和农产品互联网平台现状,然后根据现状中漳州市农产品走互联网营销之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打造农产品“一站式”网络平台、培育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加强互联网营销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和优化互联网营销体系这四个构建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新策略。
关键词:漳州市;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漳州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分析(编号:JAS161071)
福建省的农业经济发展飞速,漳州市是农村经济发展较为靠后的一个地级市,怎样开辟一条推动农企发展的新道路,将农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是漳州市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营销成为经济效益提升的良好手段,为了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探讨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十分必要。
一、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现状
(一)漳州市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漳州是福建省农企最多的地级市,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农业企业进行调查,然后了解漳州市农企运用互联网营销的情况。本次总共调查了180家漳州农企,包含蔬菜制品、禽类、肉类、食用菌、生鲜水果、粮食、种苗种子、苗木这八个类型的农企。在调查结果中可以得知,漳州只有一成的农企拥有自己的网站,剩下的九成农企是进入互联网交易平台展开营销。另外,漳州市农企中多集中在肉鸡养殖加工、蔬菜生产及蔬菜加工、食用菌产业,农企呈集中化发展走势。并且在福建省农产品生产消费中,位于前列的有水果、禽类、食用菌、苗木等种类,这意味着漳州市农企在这几种农产品中有较大的产销量,迫切需要构建互联网营销平台。
漳州农企所牵涉的行业呈多样化态势,既包含上段中所包含的农副产品,又包含农业中所应用的有机配件、钎具业、畜禽饲料加工等版块。在阿里巴巴网站上进行检索可以得知,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注册为电商,这意味着农企业主和管理者的互联网营销意识不断加强,不过咨询阿里巴巴诚信通代理商得知,只有1%的农企用户通过付费的方式来使用该平台,这说明互联网营销在农企中只有极低的利用率,轻视互联网市场。总之,漳州市农企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营销模式,不过不健全,网络营销效果不甚理想,没有将互联网营销真正在销售农产品中充分发挥功用,无法起到为农企开源节流的作用。
综上可知,漳州市农企运用互联网营销还在起步阶段,只是会借助互联网发布简单的、免费的供求信息以及做网络宣传,自建网络营销平台的比例不高,只有较为单一的形式,这极有可能与企业主或者管理人员本身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重要性,资金不能符合应用要求等有关,然而免费用户则不能获得互联网更好的营销服务,从而丧失了在互联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漳州市农业互联网营销平台现状
漳州市现存的农业电商网站上一般都只有较陈旧的信息,不但信息更新不到位,同时企业简介难寻,只是将建立的网站当做公布农业信息和政策的一个信息平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冷清中度过。
漳州市创建的专门农业网络平台包含漳州市农产品网络市场和漳州市农业网等网站,这些网站主要是为农业信息而服务。其中,农业网在2004年3月份正式投入运营;农产品网络市场在2009年10月份正式使用。它们不但能够传输信息,还能够使农业生产人员实时获得市场变化。农业网的基本架构是政务公开。组织结构、市场行情、信息咨询,农产品网络市场则是包含市场交易、市场行情、农企、市场分析这四大版块。农产品网络市场和农业网这两大网站的功能不完全相同,农产品网络市场对吸收投资、宣传、技术培训等给予重点关注,而农业网则是重点关注市场变化和农业政策。
当前,漳州实质性的网络营销模式寥寥无几,这主要与设计没有特色、结构松散、不具时效性、开放性信息量少等因素有关。现今,漳州市拥有的农业网站建设不健全、功能相似度高、毫无特色、服务意识薄弱、实际功能与目标相离、信息无法及时传递。比如建立农业网设定的主要功能是运用农业技术推广和搜集农业信息引导和发展农业经济,然而在实践当中,却暴露出发布的农业信息滞后、实用性弱等问题,真正使用本网站的人寥寥无几。比如,在农业网上8月3号更新信息后一直到8月15号进行第二次更新,接下来第三次更新又要等到8月23号。在此能够得出,农业网更新信息不具有持续性,农户上农业网大多数时间无法获得最实用、最新的农业信息。这与漳州市农业网没有充足的建站资金所致,而规划不具合理性,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技术服务落后,最后造成农业网信息更新落后、无法良好的宣传和介绍农企、无法突出当地特色、技术应用不宽泛、管理适当等难题出现。
据上述分析得知,农业网站起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漳州市农业网络营销平台建设应当同政府信息网相配套,网站实际功能应同目标功能相统一,要实时更新农业信息。另外,建设漳州网络营销平台要以实际状况为依据,具有针对性的建立网络营销平台。另外,在构建农业网站时,要彰显特色、区分功能,划分出清晰的功能,即宣传、传输信息功能模块、经贸网站等等。网络平台应突出特色,精确分工,具有目的性,这样才能够更具实用性,同时要创建独具特色的互联网营销模式,真正使网络为“三农”服务。
二、构建漳州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新策略
(一)打造漳州市农产品“一站式”网络平台
农产品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不过由于农产品网络市场和农业网根本无法履行其目标职能,导致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严重,因此想要开启互联网营销模式,真正使农产品从线下销售变为线上销售,必须要打造出能够切实服务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体系。
漳州市响应这一号召,创建“一站式”农业网络平台。这主要包含发布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供求、网络销售、短信平台、网上支付等多种功能。其中C toC、B to C、B to B及信息服务这几大功能模块。
B to C、B to B这两大功能模块服务范围是企业与消费者间、企业间,它们可以将更多的贸易机会提供给企业、消费者,并且有助于企业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使农产品知名度提高,突出农产品特色,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展现规模效应。C toC模块主要是对农户间进行服务,该模块能够将交易服务提供给农户与农户之间,还可以在该板块拍卖农产品,并且网上所拥有的支付系统可以保证农民之间安全交易,有效防范了农户间交易的风险。
(二)培育出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优秀人才
新世纪以来,全世界农产品贸易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互联网营销,不过市场中电商人才供严重小于求,是农产品无法顺利进行互联网营销的一大主因。伴随着农业市场化以及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从传统营销转化成互联网营销的农企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行业不断扩张也急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填补,造成人才从传统行业流向互联网电商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势必会拉大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在培育农产品电商人才应当遵循“七分农产品商务、三分农产品技术”的原则。 复合型人才是培育农产品电商人才的目标,即力求综合能力强。当前培育电商人才的理论占据较大篇幅,有较强的理论学习高度,但是“动手”能力不足,为了能够使漳州市农产品“一站式”的网络平台真正发挥作用,对农产品市场所需人才和电商市场所需人才掌握好之后,再培育农产品的电商人才。
第一,农企不但要向网络营销转变,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员工技能,考核中涵盖培训结果;第二,政府以及社会上有关培训机构应开设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课程,补足学校课程的欠缺;第三,集合政府、高校、农企的力量对相关人才展开培训,政府打造优质的政策环境并且下拨资金支持农产品电商人才的培训,企业可以将实战平台提供给高校大学生,提升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力,同时学校应当紧密关注社会和市场需求,在市场引导下,因需施教,大胆创新,时常邀请有关电商方面的专家给学生讲课,同时实时将具有实际操作实力的人才提供给企业。第四,高校同企业之间签署培养专门人才的合同,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及未来的就业岗位;第五,企业引入电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派遣职工外出深造。
(三)加强漳州市两岸农产品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构建需要服务器等硬件以及电商网站、网络营销平台、第三方物流等软件的支持。第一,将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信息的硬件设施进行改善。在整个漳州市,各个县城具有不同的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建设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速度发展飞快的地区以及当地农村,发展互联网并且鼓励、引导农民能够接纳互联网信息服务;对欠发达的地区发展电话通讯、电视、广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力度提升农民获得和使用农产品信息的能力;第二,在本章第(一)小节中提到,农产品“一站式”网络平台构建,同时还需要农企和农民积极参与到构建的网络平台中来。积极鼓励和引导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网络平台体系,加大健全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系统的力度。
(四)加强政府支持及优化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
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引导力度应加强:漳州市在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中比较靠后,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引导不足有极大关系,导致农产品电商陷入尴尬境地,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农民根本没有电商、网络营销的概念,这使得农产品走网络营销之路严重受阻。所以,提供与网络营销相关的政策法规,优惠政策,解放农民农企的思想,才能够使漳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之路越走越远。此外,政府也要积极地加入到农产品经济活动中来,在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中充当管理人和监督人的角色,将保护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积极指引农企大胆投入到网联网营销模式之中。在漳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法律法规制定和有关政策扶持和执行上,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为农企、农民加入到农产品网络营销中铺平政策道路。
优化两岸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优化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需要安全、高效、简洁的搜索与发布供求信息、确定交易、支付、解决物流方案。目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已经逐渐成为漳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及电商创业的中心动力,例如环球网、58同城、慧聪、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比如支付宝、财付通、易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些平台将现金的风险管控能力和技术提供给广大农企和农户,当前已经同各大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是在网络支付领域中金融机构十分信任的合作者。农产品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能够将价廉质优的服务产品提供给农企,使农企能够付少量费用就能够拥有多种宣传渠道,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互联网营销的作用,促进针对农村电商需求定制服务的开发。政府应当对农业网和农产品网络市场进行改造,使这些网站能够将贸易需求信息、技术、服务等互联网营销服务提供给农民,并且将有关于为农产品服务的机构组织起来,登录农业网、农产品网络市场中,将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农业信息及时发布到网站相关板块,做好传递信息和共享信息的工作。
结语
漳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漳州市农产品“走出去”,可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并且运用构建的“一站式”网络平台,达到企业与企业、农户与农户、企业与消费者、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完美的交易和沟通。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依然处在较低阶段,这就需要漳州市政府、企业、农户、高校之间形成合力,共同为漳州市农产品走网络营销之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苍恩.漳州市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侯安然.两岸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的机制和政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3]周火盛.漳州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郑素卿(1978.04- ),女,汉族,漳州芗城,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