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之谈
2016-05-14徐晓慧
摘要:G20峰会于1999年在华盛顿成立,2016年在杭州举办,它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背景、特点和对世界科技创新的意义三大方面来理解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通过这次峰会可以看到它对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将引领中国向全世界迈进。
关键词:杭州;G20峰会;世界科技创新
一、背景
20国集团简称为G20,它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在1999年由八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它的宗旨就是为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20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它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欧盟、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韩国。该集团的GDP占全球经济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因此G20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
现在,杭州正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聚首于此。2016年G20峰会为什么选在杭州。习近平主席认为,杭州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创新之城,既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也拥有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杭州的独特,体现在它独一无二的文化历史底蕴上。杭州的魅力,更在于它的开放、活力、包容、创新。带着高科技、互联网的基因,这座城市正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率先起跑。在杭州,互联网与移动支付成为每个人的“贴身管家”,所有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感慨,技术的力量如此强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杭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
如今,世界经济走到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褪去,短期内可能无法摆脱疲软态势。在对这些问题充分认识的基础上,G20领导人协调共商,寻找解决出路。外界同时也对此次G20杭州峰会寄予很高的期望。让杭州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
二、特点
(一)中国首次担任G20峰会主席国,也是中国主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深的国际会议。此次中国首次主办G20峰会,从确定峰会主题、议题和议程,组织专业部长会议和配套活动,到嘉宾国、国际组织的邀请和会务安排,以及最后《杭州峰会公报》、“杭州共识”和成果文件的达成,体现了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二)发展中国家参会最多、代表性最强的一次峰会。G20是第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对平等对话和参与决策的新兴多边机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此次除了邀请G20中的10个发展中国家成员,而且邀请泰国、老挝、乍得、塞内加尔以及埃及和哈萨克斯坦作为嘉宾国出席峰会,体现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三)成果最为丰富的一次G20峰会。自去年11月宣布中国主办G20第11次峰会以来,中国组织了四次协调人会议、三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劳工就业部长和能源部长等配套专业部长会议、大量工作组会议,以及B20、T20、L20、C20、W20、Y20等70多次会议。正是在这些会议和活动的基础上,最后通过峰会五个阶段的工作会议,达成30项主要成果。
(四)杭州峰会达成“杭州共识”,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切中当下世界经济的病症。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提出,希望杭州峰会能够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五)这是最重视行动的一次峰会。杭州峰会是一次注重行动的会议。从这次峰会过程和《杭州峰会公报》可以看到,既有中美同时批准和接受《巴黎协定》这样的共同行动,有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集体行动和国别行动计划,也有成立国际税收政策研究中心和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研究中心这样的具体行动。更重要的是,许多成果文件都具有行动指向。
(六)这是G20进一步转型和升级的峰会。2009年匹兹堡峰会确定二十国集团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经过10次峰会,面对世界经济的新形势和新挑战,G20面临从危机应对到长效治理的转型和升级,即更多地聚焦于发展而不限于经济,聚焦于治理而不限于合作。2016年是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元年,也将成为G20转型和升级的起点。
三、对世界科技创新的意义
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对世界科技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增进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峰会提出,承诺采取促进创新的战略和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投资,支持科技创新技能培训。这在世界范围内将会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狂潮,全民热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科技创新的活力,进而使科学技术本身得到发展,从而为产业革命升级提供原动力。
其次,改变科技创新的模式。峰会的科技创新政策使得科技创新的主体由单一的国家向多元化发展,并鼓励妇女进入科技创新的行列,使得科技创新的队伍扩大,从而增加成功概率。这种模式的转变在科技创新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防止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拉大。“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后果有可能引起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目前制造业从一些新兴国家“回迁”美欧日可能是这一转变的前兆。公报强调要在世界范围内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从机制上防止了西方国家的科技创新垄断,并进而防止了西方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
总之,此次峰会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就科技创新领域而言,杭州峰会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下一次产业革命中,我们将看到杭州峰会的思想闪耀的光芒。这种光芒将一直照耀人类社会前进。
参考文献:
[1]侯典芹.G20峰会的机制化与发展中国家[J].理论月刊,2012(04)
[2]张梅.中外专家建言2016年中国G20峰会[J].中国投资,2015(05)
作者简介:
徐晓慧(1992.06- ),女,汉族,湖北咸宁人,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