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作探究、五步辩疑”教学模式
2016-05-14雒应胜
雒应胜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将新课程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入手,研究实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势在必行。为此,从2004年至今,我一直尝试探索“合作探究、五步辩疑”的教学模式,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物理学科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观点;模式特征;教学应用
“合作探究、五步辩疑”教学模式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教师对教学环节的把握,一方面是班级管理的模块组建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模块组,针对不同表现分别对个人或小组给予加扣分。例如,在课堂中能够积极讲解、质疑、答辩和补充的个人都给小组加分。同时,教师给每组加分,只要参与就给该组加分,在课堂上的加扣分将影响到小组日常评比,这样学生竞争意识得到激发,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合作探究、五步辩疑”教学模式分五步:
1.合作探究——导案引领、自主完善
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疑问,组内进行交流,达成共识,完善导学案内容。
2.展示成果——导案为主、附加自设
组员举手抢先展示,以导案为主,自行设计实验或搜集证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依据。
3.质疑答辩——自由提问、展示答辩
当本小组讲解结束后,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向台上的同学提问,请求做出解释。如,在讲解光的折射时,小组的实验很好讲解也到位,其他组的提问是:光的折射的条件是什么?在哪里发生?两种透明介质是什么?这样在辩疑中,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
4.设伏引领——疑难问题、引领探究
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对基本的问题小组自行解答,对稍有难度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解决,对难度大的问题老师引领设疑探究。如,以光的折射一节为例,其他组的提问是:光为什么会在两种透明的介质发生折射现象?在辩论中有的提出是两种物质的密度不同,有的提出是不同物质的温度引起的等,究竟光为什么会在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发生折射,我没有立即给答案,而是让学生课后自主探究直到找到正确答案。
5.检测反馈——导案检测、及时点拨
通过五步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要点,以导案检测题为主限时限组,奖励最先完成者,对有问题的题目继续质疑、辩论,教师及时引导点拨。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对“合作探究、五步辩疑”教学模式情有独钟。
有了“合作探究、五步辩疑”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疑惑和探索的边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了“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之后,有同学提出疑问:压力是否就是重力?有何联系?面对这样的质疑,我意识到学生已把压力与重力混为一谈,此时就让各小组讨论重力和压力的区别与联系,每得到一条给本小组加一分,学生借助复习资料、参考书、网络、寻找答案,答案并不完美,我再让举例、实验说明,通过引导,解决疑问,这样就营造了质疑、讨论、竞争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实现思想交流,方法互补,智慧碰撞,多元学习,多重提高。
有了“合作探究、五步辩疑”教学模式,把竞争引进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可以迅速调动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唤醒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全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以组为单位竞争加分,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激烈讲解,质疑辩论人人参与个个努力,每一个学生的展示将代表本组的风采,对讲台下学生的提问、质疑、观点和意见逐一解答,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推理严密,讲解到位,每完成一个问题的解答就可以为本组得一分,继续解答者累积加分,回答不完美,或者解答不出者将要扣除本组的分数,并且上台展示的学生由其他组成员点名,这样一来竞争就更加激烈,为了本组的成绩,各组的质疑难度和深度加大,问题也千奇百怪(教师引导不离主题),很多时候被点名上台的学生是这个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所以每组都加大讲解力度,保证本组基础薄弱的学生上台能得分。小组的课堂得分加上本组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生年终考核分数。在合作探究——导案引领、自主完善中,小组讨论激烈,课堂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随即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合作探究、五步辩疑”教学模式除了让课堂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外,学生的课外探究增多了,把生活中的物理紧紧联系了起来。物理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物理小实验等各种成果层出不穷,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既感兴趣,又拓宽了知识面,同时自觉地掌握了物理知识,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了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之,教无定法,但必有法。“合作探究、五步辩疑”教学模式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是“放手学生认真自学,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激励引导解决”的课堂。让学生在没有任何作业负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模式的探索、研究和运用在我校物理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有效地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构建起了高效、愉悦的课堂。
参考文献:
张玉保.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