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性问题探究

2016-05-14葛瀛新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探究

葛瀛新

摘 要: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后,农民期盼的教育公平已经从入学机会的公平、学校设施的相对均衡转化为孩子接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探究

广大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农村又从普及义务教育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提高国民素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离不开智力支撑。而智力的开发关键看教育。接受保质保量的教育又成为广大农民改变贫困面貌,扼制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民期盼的教育公平已经从入学机会的公平,学校设施建设的相对均衡等,转化为孩子接受保证质量的教育机会的公平。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也就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质量均衡提升。

一、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要性

1.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只有激发基础教育的活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只有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才能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夯实农村创新驱动的根基,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力量。

2.提高教育质量是巩固“普九”成果的需要

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农村部分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甚至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也存在学生辍学现象,义务教育巩固率、完成率不高。极少数学生是因家庭变故或疾病而辍学,多数是由于家长和学生认为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学了没有用,升学无望,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果普及之后不能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上,就难以巩固“普九”成果。

3.提高教育质量是均衡发展的需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只是增大投资,也不只是均衡配置资源,最根本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走内涵发展之路,实实在在地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而农村学校的差距现在最主要的也已成为教育质量的差距。如果不全面提高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同一县域内、同一学区内的学校,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就会削弱资源投放的效力。如果学校质量上不去,老百姓岂能真正满意。

4.提高教育质量是精准扶贫的需要

多年来,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盖教学楼,购买新设备,扩大办学规模,使义务教育覆盖面惠及到每个家庭,但这只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精力用在内涵建设上,把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除设施投入不足外,更主要的是教育质量低,因此,要想彻底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就应当坚定不移地立足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否则,对农村学校的投入都难以取得实效,精准教育扶贫也难以真正实现。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新时期,要把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贯彻到义务教育深化改革的全过程。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作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必须加强他们的观念转变,使他们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相一致,从而始终保持教育理念的时代性、科学性与先进性,使教育质量的提高紧跟时代脉搏,有着正确的方向。

2.强化课程管理

课程是实现学校总体培养目标的载体,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师资仍然比较短缺,一些专业教师得不到补充,一些课程开设不齐,教学质量不高。还有一些学校领导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对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学习领会不深不透,如“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在一些农村学校仍为空白。对此,应挖掘现有学校的一切资源,开足开齐所有课程,要兼顾社会与个人学习发展需求,改变学校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杜绝偏离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的现象。防止各学段之间出现在学习主题、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课程设置上的分裂,从而破坏义务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3.提高师资水平

优秀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师资来源、教师结构、教师素质、教师待遇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一要吸引大批优秀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学习,加大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师范招生比例,拓宽师资来源。二要形成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职前职后相连接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农村师资队伍。三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在职称晋升、生活补助方面给予倾斜,使他们能安心教学、扎根农村教书育人。四要特别关注边远地区小规模教学点教师配备的数量与质量问题,加强学区之间教师交流,补齐乡村师资的短板。

4.改革教育评价手段

针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制订切合实际的质量评估标准,会使教育质量的评估尺度更切合农村学校教育实际,运用评估手段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依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办法结合本地义务教育实际,制订义务教育监测制度,对每所学校的教育工作适时做出评价,发挥学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督查指导作用,使评估重心下移,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听诊器”。建立包容性评价体系。不仅对中心学校要求质量高,而且要关注薄弱学校,偏远地方,家庭困难学生的教育水平,残疾学生的教育水平,使这些学生受教育水平共同提高,取得满意的教育结果。

参考文献:

赵庆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