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2016-05-14黄海燕
黄海燕
摘 要:数感指的是对于数和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能力。它是数学教学中必须遵循的核心观念,主要表现在“综合与实践”及“数与代数”的课程中。通过对小学数学中数感培养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数感;培养
从国内外的数感研究情况不难看出,数感研究的成果都是一线教师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得来的,并不够深入和严密。数感理论的探索,多是从心理学层面开展的,对数学层面的分析都较为零散、片面。本文着眼于数感内涵的定义,提出了解决小学生数感问题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提升小学生数感的实际意义
学生通过在家庭中和社会中的认识,在进入小学前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数感。数感的进一步提升是需要系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来实现的。实际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普遍不佳。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理论上,课堂中仍是沿用老套的教学手法。其次,教师过分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偏爱精算而忽视了估算的重要性,只是熟练具体的运算操作而没有对数字的正确理解。教师对计算技巧和计算速度的过分强调也导致学生的数感不强。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会极大地限制学生在将来数学能力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数感,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二、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具体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强调数学中数的意义
学生对数字的理解是其发展数感的前提,著名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说:“如果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有所收获的话,那么这收获便是:学生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数字。”由此可见,对数字意识的理解是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前提,并且学生在后续对数的运算、数量之间关系和数学计算应用课程中,也能持续地加深其对数的理解。学生可以学到多种对数字的表示方法,学生在理解数的意义的同时,也了解了数的发展历程,提升了其自身数学素养。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而后解决问题”的教学形式来进行讲解:首先,小数的读法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读数技巧来推测小数的读法,这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全面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能流畅导入新的内容。而后,问学生为什么要使用小数,小数有什么具体的应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生活实际中包含小数内容的事件,教师最后总结学生的交流成果,这使得学生在互动和交流过程中得到了对小数的正确认识。课堂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讨论中产生的不规范和零散的知识片段进行整理、优化和归纳。
2.侧重算理的教学
算法是由数学定律、概念以及性质组成,四则运算的理论前提便是算理。因此,算理是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法则又使得算理获得可操作性。有的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中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给学生讲运算法则中的道理,学生要做的只是把运算法则一字不差地记住,并反复地使用记忆即可”,这是非常片面的一种说法。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计算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学生对运算法则的扎实掌握要建立在理解算理的根基上。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计算方法、主动思考,这种对算法的探究有益于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教师应适时地讲解小学生常用、常见的运算方法中所包含的算理内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算理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
3.注重估算的教学
学生在对生活中简单的度量单位的描述过程中,估算教材习题结果的过程中,都可以发展自身的数感。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估算的教学存在着很多误区,究其原因,是教师自身估算意识的不足,并且怀疑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估算教学的价值。估算是学生培养数感的主要手段,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或者纸笔进行精算时,可以通过大概的估算来判断自己的精算结果是否正确。估算可以增强学生对数的理解,使他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时候更为灵活,直接促进了其数感的提升。教师在对学生的估算培养中要善于提出一些优质的问题,给学生讲解有效的估算策略,并不断地反思和实践。
综上所述,学生良好数感的形成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计算能力以及学生认知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以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探索对认清数感教学的特性有着重大的益处。小学生的数感培养研究是一个有着丰富价值的课题,笔者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小学数学基础教学指明方向,从而有效推进小学数学的发展和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杨芳.对数感的再认识[J].长治学院学报,2015(1):68.
[2]李艳霞.国内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6(6):47-48.
[3]徐文彬.儿童数感的发展与差异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