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6-05-14赵绪林
赵绪林
摘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确保学生获得健全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价值,以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结合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剖析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并指出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语文素养;兴趣;学习习惯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同时它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与时代性,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武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提高。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这样,孩子们就会从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汲取,如此学生就会更乐于主动地去学习。
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巧设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设置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巧设悬念,讲故事导入,图片导入,录音导入等形式,创设一种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及一些适当的手势烘托一种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感官,诱发其学习兴趣,牵动学生的情感,使其心理处于兴奋状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以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中的《九寨沟》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大量的九寨沟美图,在上课时让同学们观看,可以借机向学生提问,九寨沟在你们心里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是否与作者有同样的心理感受呢?让学生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由此,慢慢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较高的语文素养水平也是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下来的,切忌好高骛远,忽视对细碎的小知识的积累。而构成语文知识的基础无外乎是拼音、字、词、句、段等。
首先就是多背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背诵大量的好词、好句、好段,就会不断地积累知识,那么运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其次需要进行充分的课外拓展训练,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黑板上分模块地抄写一些优美词语或者古诗,比如可以是一些有名诗人的传诵名篇,或者是一些顶针词语,抑或是一些名言警句等等;接着是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和品悟水平。朗读是品悟的重要手段,而品悟是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课文,先给学生示范并指导该如何读出那种真挚的感情,接着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感悟,然后再加以指导与训练,比如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我们可以问他们读此诗需要一种什么的感情,是带着喜悦呢,还是悲伤呢,接着我们就可以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朗诵技巧,比如“明月”与“几时有”之间可以需要进行停顿,“把酒问青天”中的“问”重读等等;最后需要充分发挥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老师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检测环节由此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通过第二天的课堂检验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视度。例如,课文《泉城》中,有大量优美的描写泉水流动的四字词语与段落,老师完全可以在第二次上课前抽取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对优美段落进行背诵并听写词语。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素养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的,因此,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要教会他们“捕鱼”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而实现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课文《李广射虎》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制订一系列的学习计划,比如说需要他们背诵“塞下曲”,会读会写“棱”“朦胧”“搜”“绰”这些重点词语,其次就是通过课堂提问来检验他们是否认真预习过课文,比如说在上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李广为什么要射虎呢?你是从哪找到答案的呢?最后,就是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多在教室走动,让他们注意记笔记做标注,比如说重点词语用点表示,不认识的字画圈,优美的段落可以用曲线画出来。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学,他们就会逐渐学会运用这种学习方法,那么也就会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即使没有老师的教导也会知道当自己面临新的知识时,该怎么去学习,并如何将其幻化成自己的知识,其语文素养也会在不自觉中提升了。
总之,语文素养的提高首先就是要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对语文持续的热情;其次要从点滴的基础知识积累起来,形成强大的知识储备;最后就是要养成习惯,使习惯成为自然。做到以上几点,随着时间的沉淀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不在话下了。
参考文献:
吴丽霞.如何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