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中教育 静待花开
2016-05-14罗丽芳
罗丽芳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动情地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漂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在这段美妙的文字下,隐藏着一种更美丽的情结和信息,那就是“慢教育”。教育本不是一件急匆匆的事情,而是一件师生相互牵手、漫步幽径的美好约会。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温情而充满关怀的字眼,诸如,科学保教、合理期望、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等。
张文质先生在《慢教育》中这样说道:“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细细品味这句话中的“慢活”“细活”,折射出了张文质先生传递的教育真谛:教育需要耐心。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渐渐地疏远了这份耐心,渐渐地不再习惯于等待。因为恨铁不成钢,我们恼怒不已,批评指责;因为恨铁不成钢,我们越俎代庖,揠苗助长……其实我们做教师是多么的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地陪着孩子们走,一路慢慢地领着他们欣赏和享受,耐心等待着他们的成长,在“慢”中践行爱的教育。
一、慢教育是对孩子宽容
在幼儿园小小班、小班经常可以听到保育员阿姨说:“××,怎么又尿湿裤子了,不是和你说了小便要到卫生间吗?”一旁孩子不好意思地耷拉着脑袋。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班级的老师就针对个别经常尿裤子的孩子进行一大堆的教育,搞得孩子反而更紧张,更加频发尿湿的情况。我们会发现老师培养孩子良好卫生常规习惯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班级里的孩子发育快慢不一样。过急的强迫训练发育较慢的孩子规律排泄,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甚至遗留长期的身心问题。如果我们对孩子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理解2~3周岁的孩子出现尿湿裤子的情况都是正常现象,放慢我们教育的脚步,结果会完全不一样。如,当孩子尿裤子时,教师抚摸孩子的头蹲下来宽慰地对孩子说:“小家伙,别不好意思,老师小时候也和你一样,尿湿了换上干净的裤子就好。”相信经常尿裤子的孩子会完全没有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会改掉这个小毛病。
“快点吃,别讲话!”“衣服快穿好,我来帮你拉拉链!”“玩具,就得这样收拾,瞧,又快又好!”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达到我们老师想要的状态,而忽略了对于幼儿期的孩子这些所谓的常规都需要时间去养成,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时间,应该对他们有足够的宽容。当我们学会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慢慢改正。那我们的教育会成为一种慢的艺术。我们会合理地宽容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急着让他改,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
二、慢教育是给孩子空间
我们班有类似管道的建构积木,当每次有孩子玩这种玩具的时候,作为老师,我总希望孩子能把一切事情做得完美,于是当我看到幼儿连接起点和终点,并呈现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时,往往会期望他又快又简洁些,最好直奔终点(游戏规则:在管道起点处放一弹珠,随着管道的弯曲变化,弹珠也能随之向前滚动,直至弹珠滚到终点即为胜利);而如果看到有幼儿干脆利落地用一截管道连接了起点和终点,我又会忍不住引导他下一次的搭建能不能复杂些,多一些拐弯呢……经过几次观察后,我把这个区域完全给了孩子,我不在旁边干预孩子的活动,选择了把活动空间完全给孩子,到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孩子的作品简直给我带来了震撼。其实,搭建小路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曲折蜿蜒、直达终点各有千秋,孩子需要的是时间和自由创作的空间。如果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就能早点放手让幼儿在不一样的布局中感知“百转千回”和“直截了当”的差异呢。我想我需要的是放手,孩子需要的是空间。事实上“低负担”也有“高品质”给孩子空间,没有了老师的干预,孩子是自由的,这时幼儿经历的是渐渐成熟、慢慢领悟的过程。如果想明白了这个道理,相信我们会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三、慢教育是对孩子信任
我们常说静待花开,其实每一个幼儿都是一朵独特的花,每一朵花都有会盛开,只是时间的不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默默支持。比如,在区域活动时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老师尽量不直接干预幼儿,而是在一旁关注幼儿的表现。幼儿有需要时我们也可以先采取隐性的指导。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幼儿主动、自主地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这样幼儿的潜能和个人能力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应充分尊重、信任,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寻找快乐,获得发展。
当我们相信幼儿有学习能力,从而在预设活动时将自主探索的空间留给幼儿;当我们不再时时以“鞭策”幼儿为主旨,而是让幼儿拥有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经常说:“孩子,你慢慢来。”当我们把在活动中让幼儿出现“多种可能”视为追求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不断调整,当我们相信每个幼儿都能从不确定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中获得不同经验,且得到的发展各不相同,那么幼儿的学习内驱力才会真正产生……
“慢教育”是顺应“生命教育”“幸福教育”的教育理念,关注心灵与心灵的触碰,在看似闲适散漫的步调下,追求浸润生命、丰富心灵。让孩子慢下来,在蹒跚中期待成长;让教师慢下来,在积累中等待提升。在“慢”中期待、在“慢”中教诲、在“慢”中践行我们爱的教育,“慢”的过程就是孕育惊喜的历程。
参考文献:
支桂芳.放慢脚步,静待花开:浅谈小学语文中的“慢教育”[J].课外语文:下,2016(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