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剪纸
2016-05-14何香军
何香军
一、教学目标
1.能自己动手剪出漂亮的作品。
2.通过剪纸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3.培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剪纸艺术的优秀品质,并能推广剪纸。
二、教学重点
学会用连续折剪法剪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三、教学难点
连续折剪法中画、剪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垫板、彩纸、铅笔、橡皮、三角板、胶水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视频中为我们展示的是什么?
生:剪纸作品。
师:一把普通的剪刀,一张张简单的彩纸,经过巧手艺人的设计和剪刻就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剪纸。(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只蝴蝶剪纸,请你仔细观察,想办法把它剪出来。
生:小组讨论并自己试着裁剪。师巡视指导。
交流:
师:(指生)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生1:我先在纸上画出这只蝴蝶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将整只蝴蝶剪下来。
师: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办法,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用课本中的方法,先将一张纸对折,然后在纸上画上半只蝴蝶最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再展开就变成了一只蝴蝶。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办法的?
生:我发现蝴蝶对折以后,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就想到了这种方法。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剪出了蝴蝶,同学们觉得哪种更简单、方便?
生:第二种。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种裁剪方法——对折法。
(板书:对折法)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的裁剪过程,思考使用对折法需要几个步骤?
生:先把纸对折,再画上蝴蝶的一半,接着用剪刀沿着画线剪下来,最后展开剪下来的部分。
师:你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孩子,说得既准确又具体。师板书(折—画—剪—展)
师:蝴蝶经过对折以后左右两边是完全重合的,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所有的对称图形我们都可以用对折法裁剪。(出示图片)欣赏。
师:看,这张图片和我们刚才看的有什么不同?(出示连续的小鱼)
生:这些小鱼连在了一起。
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一排连续的小鱼剪出来呢?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生观看)
师:视频中把连续的小鱼剪出来的方法是——连续折剪法。(板书:连续折剪法)
师:通过观看视频,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粘连地方不能剪断。
师:你能到前面给大家画出来吗?(生到黑板上画出粘连的地方)大家都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课件出示图片)老师这儿还有一组图片,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用连续折剪法剪一剪。(两人合作完成一幅,一人画,一人剪)待会我们比比看谁完成得好。
生动手尝试,自主探究。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生1:我喜欢李××和张××的作品,我觉得他们剪的燕子很形象。
生2:我觉得张××和张××的作品好,他们剪的线条很流畅。
生3:李××和王××剪的松鼠好,他们剪得既快又好。
师:对于他们的作品,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生1:如果李×剪的蝴蝶颜色再漂亮一些就更好了。
生2:杨××剪的喜羊羊不太像,他如果画得像一点,剪出来就更形象了。
生3:王××剪得很像,也很漂亮,就是速度太慢了,再快一点就完美了。
师:大家学得快,意见提得也很中肯,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方法创作自己的作品吧!(小组六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小组长合理分工,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小组活动,自主探究。
作品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用简单的几句话介绍自己组的作品)
生介绍作品。
生1:我们组创作的是《海底世界》,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有胖胖的海龟,可爱的小鱼,耀武扬威的大螃蟹,海底还有懒洋洋蠕动的海参……看,他们在大海里自由地游来游去,生活多快乐呀!海边的沙滩上,还有懒洋洋晒太阳的海龟,真舒服!
生2:我们组的作品是《美丽的夏夜》,在一个美丽夏天的晚上,小动物们举行了一场森林音乐会,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兔子唱起了优美动听的歌,大象评委和小动物们都被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住了。
生3:我们组的是《美丽的大自然》,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同学们来到郊外游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绿油油的小草,美丽的鲜花,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孩子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草地上放风筝、捉蝴蝶、跑步、画画、大家玩得真高兴啊!
生4:……
师:大家的作品不但创作得好,介绍得更棒,下面就请同学们投票选出我们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巧巧手奖”。(学生投票)。
颁奖。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认真完成的作品都是最美的,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获奖小组,表示祝贺!
师: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下请同学们拿起剪刀,剪出更多美丽的作品吧!希望不久的将来,这项传统的民间艺术会在你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下课!
板书设计:
对折法
折—画—剪—展
连续折剪法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