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浅谈

2016-05-14王建红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数学孩子能力

王建红

数学教学在当今的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天都会接触到数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是个枯燥的学科,要想把枯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做出更多的付出和努力,从各个方面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从心里想学、乐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教给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并适时、适度地贯彻渗透一定的思想、实践观点的教育

我们知道,一定的知识形成是学生发展智力的前提,反过来又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及速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取得知识,获得驾驭应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将来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参加社会实践劳动都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单价、总价、数量”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同时,老师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权利,启发学生用自己节约的零用钱,买两种学习用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学生自己选购商品,自己模拟开具发票,自己计算花钱多少。这不但让学生发挥了各自的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且渗透了爱心教育和商品经济思想。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国正进入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且社会变革趋于加剧,每个人必须一生学习才能适应21世纪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不但要学好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数学课要让学生用学具运算数学题,会根据题意作线段图来帮助自己独立思考,会估算、验算和巧算,会分析基本的数量关系等。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比较计算时,为了提高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我在课中设计了“巧分妙拼”“趣味图形”等,运用学具和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抽象概括,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能力。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要善于思考如何让学生记住知识并很难忘记。学生也要努力去把知识的点滴掌握牢固,而不是一知半解,容易遗忘,课下教师布置的作业,都要努力完成的同时还要学会举一反三。

三、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精神和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科学态度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二步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正是在生长、发育和发展阶段,他们理应拥有幸福的童年,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亲近儿童、热爱儿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爱、自信、自尊、自强,增强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中,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学习必须是自觉的、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而不是消极地接受,机械地模仿。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才得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做个优秀的导演,不断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争取把每个学生的优秀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发挥数学教学的发挥功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世界是个万花筒,生活处处有数学。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实际,以儿童所熟悉的景、物、人和事,把学习与生活活动作为载体,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使教学的功能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目的才得以实现。例如:许多抽象的概念,深奥的道理,通过耳闻目睹就容易理解、掌握。观察树叶、房屋的形状、景物的布置、动物的长相等,就可以感受到什么是“对称”;看到汽车在途中交汇,就可以明白什么是相遇问题,等等。在班上建立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发表不同的看法,让课堂开放且活泼,每个学生都是数学课堂的小主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建立多种评价机制

教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有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温暖的目光、一句适当的赞扬、一句暖心的话语、一句热烈的鼓励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教师的评价对一个孩子的心灵有着及时灌溉的作用,就是多用爱的语言,孩子们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种力量是无形的,会像棵树苗一样,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也会用爱去回馈给教师,这样充满暖意的班级是积极向上的、是充满向心力的、是充满了无限力量的。

总之,小学数学至关重要,如果小学数学学习基础不够牢固,到了初中会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的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教师本着“勤学、善思、苦干”为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桃李之花漫山遍野,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中奋勇向前,勇攀高峰,成为祖国的顶梁支柱,为国家的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罗恩.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数学孩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