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地教学资源,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2016-05-14裘妙英
裘妙英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课文占了很大比例,所涉及的课文有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中的《从四大发明说起》《圆明园在哭泣》《悲愤的吼声》;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中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这些历史题材的课文,时间跨度大,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近代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再到现代的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时间相距几千年。知识点散而多,每篇课文涉及漫长的历史时段,在这漫长历史时段中,编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每一小节、每一句话都承载着丰富的内容,语言凝练,文字简洁,几幅图片,高度概括。面对这些内容,不少教师觉得教学有难度,因为它离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有较大的距离,学生无法理解或者无法体会到的真实背景,教学观点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所以,要提高这类课文的教学效率,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鉴于此,我的做法是:
一、走访老人忆往事,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有关历史题材教学的课文,虽然内容发生的年代距今比较遥远,但它发生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教师认真地加以准备,一般都能找到佐证的依据。所以,教师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时空不应局限于课堂与学校,而应将有关内容的教学与相关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去捕捉挖掘鲜活的教学素材,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悲愤的吼声》一课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让学生永远牢记这一屈辱的历史,从而萌发奋发图强的志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围绕教材呈现的“南京大屠杀”中的几幅图片来展示讲解,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教学,学生远不能真切体会到侵略者的暴行、残忍,远不能真切体会到人民遭受的苦难,也远不能将这段真切的历史烙在心里。抗日战争距现在毕竟有七十多年的时间,对小学生来说显得久远了些,而且在他们的脑海里,历史知识的储备本来就非常少,所以,光凭教材内容的简单讲解来认知,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当然也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采用挖掘本地教学资源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我们镇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灾区。日本飞机多次轰炸过,日本侵略者到过的每一个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镇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无一不知这段历史,不少人都亲眼目睹过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于是,在上课前,让学生以村为单位,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去访问当时的见证者,让他们讲述自己亲眼见到的或者亲身遭受到日本侵略者给村民或给自己带来的灾难,并将采访的结果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如裘家坞村的学生采访了本村87岁的裘炳德老人。裘爷爷向学生讲述了1940年10月间的一天,有几架日本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当时见到空中有白色絮状的东西飘落下来,大家也不知道是什么。几天后,当时只有14岁的裘爷爷下田劳动后,随即双脚开始发痒,然后溃烂。村里有数十名村民也先后发现了同样的症状,久治不愈,后来才知道这是日本鬼子的细菌战,他们在向无辜的百姓抛洒细菌。老人还说出了这些人的名字,有的已经过世了,有的还活着。虽然过去七十多年了,学生看着老人溃烂过的脚紫黑发亮、有一段看不到肉、只剩下骨头和一点点皮时,个个惊呆无语,老人还说解放前没有钱治病,自己的脚只能任其溃烂,后来烂成一个深深的洞,最后成了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现在到了夏天脚还是要发痒,挠痒时,皮肤挠破之后很难愈合,还会生出脓水来,甚至发高烧。学生在课堂上边讲述边把拍摄的照片给同学看,教室里鸦雀无声,个个竖起耳朵,瞪大眼睛,有的咬紧牙齿,握紧小拳,愤怒写在每个学生的脸上。我想,此时此刻学生在想什么,学生记住了什么?已经不用我多讲解了。
二、邀请名人后代进课堂,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去采访老人,让老人根据教学的需要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老人就是活生生的课堂资源,开发和运用这一资源就是有效地拉近了历史与现在小学生的距离。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些人邀请来学校,当然他们走进《品德与社会》的课堂,直接进行现身说法,这同样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火烧圆明园》一课教学中,同样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但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奋起反抗的历史。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帝国主义列强抢掠后焚烧,算得上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遭受的最为屈辱的事件之一,而民族英雄葛云飞定海抗英,也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屈反抗的伟大壮举大长国人的志气。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就要把这两方面的内容处理好,教学好。
葛云飞是我们进化镇人,我们进化镇人人以葛云飞自豪。这一课的教学,我想到了葛云飞的后代——葛永兴,他是葛云飞第五代嫡孙,似乎英雄就在身边,听葛永兴爷爷讲葛云飞的事迹,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学生听得特别的认真,对他每逢清明都要去葛氏宗祠祭拜,经常去葛云飞故里表、纪念亭扫扫地、拔拔草、浇浇花,有时还给前来参观的人当义务讲解员,由衷地佩服。尤其让学生感动的是,他把两个儿子都送到舟山去当兵,继承前辈遗志,为国守好边疆。最后葛永兴爷爷他还鼓励同学们要向民族英雄学习,不忘历史,热爱自己的祖国,好好学习,为将来建设富强的中国作出贡献。学生纷纷记下了他的话,决心不忘前辈的教导,从现在做起,崇敬英雄,勿忘国耻,刻苦学习,热爱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教学,凸显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参观有关纪念场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如上所述的社会各界人士乃至教师、学生、家长,都可成为品德学科的课程资源,而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样是品德学科可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值得教师去开发和运用。如我们进化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英雄葛云飞人人皆知,当地政府为了纪念他,弘扬他的爱国精神,把我们镇的山头埠村改名为云飞村,修缮了葛氏宗祠堂,建起了葛云飞纪念馆、英雄故里表,葛云飞的坟墓也修葺一新;镇上有政府命名的云飞大道,甚至我们学校也于2006年12月以英雄的名字命名,把进化镇第一小学改名为萧山区葛云飞小学。如果把这些本土资源好好地开发利用起来,为我品德课教学所用,必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的教学中,先根据教材内容从图片入手,运用圆明园被烧毁前后的图片对比,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接着讲述圆明园被抢劫、焚烧的过程,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让学生感知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灾难,在第二课时讲到不屈的抗争,除了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风云外,我重点挖掘了家乡的名族英雄葛云飞的资源,向学生讲述了葛云飞定海抗英的英勇事迹,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观设在云飞村里的葛云飞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我先让学生观看20分钟的纪念录像片,了解英雄的生平事迹接着请纪念馆馆长给学生讲解葛云飞从小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刻苦习武,后来从军在舟山定海,为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入侵,带领当地的军民奋起反击,壮烈牺牲的一生。这样通过观看录像,听取讲解,学生对家乡的民族英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自尊心和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的使命感。最后还组织学生祭拜葛云飞墓,并让学生在葛云飞墓前朗诵自己写的缅怀英雄的诗歌,敬献花圈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延伸教育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情感体验,对葛云飞的英雄事迹印象深刻,对葛云飞的爱国精神也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悟。
四、查找收集文字资料,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建议对“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有关的影视片,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针对性的文字、图片(照片)等资料,来加深对历史题材内容的理解,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同样在《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拉近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学生的距离,我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结合本地是葛云飞英雄故里的地理优势,课堂教学从了解民族英雄葛云飞的生平入手,讴歌葛云飞保家卫国、英勇抗英的伟大壮举,学习葛云飞崇高的爱国精神,除了组织学生学习课文内容,邀请葛云飞后代来校讲课,参观葛云飞纪念馆外,我还和学生一起去收集关于葛云飞事迹的文字资料和照片,供课堂教学所用,并把这些文字资料整理成文,结合学生的学习体会出一期主题为《成长在英雄的故土上》的学习专栏。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并且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样有助于学生的道德认识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学生能把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中进行共享运用,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为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鸦片战争这段历史提供了保证。如葛云飞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学文习武,在读私塾时就把自西汉至明代的十一名武将的生平,战法择要编成《名将录》,用来勉励自己;后来从战场实际出发,先后编写了《制械要言》《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全浙沿海险要图说》及《宝刀歌》等诗文数十卷,供将士们学习。学生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与阅读对葛云飞的了解更加全面,进一步明白了葛云飞不仅武艺过人、英勇善战,而且还善于学习,勇于探索,著书立说。所有这些,都与他从小树立爱国志向,勤奋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从而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
榜样。
以上是我执教历史题材品德课文的一些具体做法,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更觉课堂内容可亲、可信,也更易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郇晓丰.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历史课堂[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9).
编辑 王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