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手操作,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2016-05-14王桂英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格梯形线段

王桂英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这充分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重视知识发展的过程,实践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而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我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体会最深的一点是: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动、爱玩。根据儿童的这些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的数学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掌握那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大有裨益。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数学概念的形成

小学生主要的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要清晰地建立概念,必须通过各种感官进行活动,从感知到表象,再建立抽象的概念。

例如,教“梯形”的特征,课本上说“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句话看来很简单,但要让学生深刻领会这个概念是不容易的。为此,我刻印了许多种图形,让学生用三角板来推、来量。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深刻透彻地认识什么叫“一组对边平行”。最后,学生总结时自己就归纳出:“一组对边平行了,且不用相等的四条线段,就可以围成一个梯形”。后来,我又让每个学生做了一些长短不一的,也有长短相等的细线条,当作线段用。让学生从中选出一些线段,组成一个个梯形。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操作实验,但学生在选择线段时,必须认真思考,根据梯形的特征,选择长短不等的线段来围成一个梯形。上课时,我让学生相互交流,学生在桌子上围成了各种不同的梯形。它们大小形状虽各不相同,但学生自信而又高兴地说:“我们桌上的每个图形都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这些都是梯形。”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深度,真正把有关的数学概念及特征掌握好。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教学质量的优劣,大部分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水平。而动手操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首先利用活动课,让学生人人做一只钟表,这下孩子们可乐了,他们非常喜爱自己亲手做的钟表。通过动手做,学生认识了钟面上有长针、短针,有12个数字,而且每两个数字之间有5个小格,环视一周有60个小格……在数学课上再让孩子们动手拨钟面上的指针,并且相互交流,认识时针、分针,知道时针走1个数字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1小时有60分钟……学生在做中学、动中学、玩中学,学得自由自在,心情愉快,效果很好。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例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平面图形时,往往几种图形混合不清。的确,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十分抽象,也比较枯燥。近几年来,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动手去摆,学生学得十分有趣,不仅完成了教材上的学习任务,而且大大超出了书本上的知识。

如,学习三角形的组成,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组成一个梯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他们能用一些简单的图形,拼成组合图形。这样一来,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每个同学的图形,都摆了满满的一桌,最后一起交流。学生欣喜若狂,因为他们经历了平面图形的合成过程,从而使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比较渗透,而且学习过程是那么愉快活泼。我觉得,虽然在某些教学过程中多花了一点时间,稍微离开了一点教材,但是这样做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十分有利的,得到了喜人的收获。最后,我再进行集中,要求学生把两个图形的组合牢记。

四、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儿童往往是在操作中思考的,直观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只停留在直观操作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加强合作讨论,在操作讨论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够出现意外的体验和思维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其主动参与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增强愉快体验的最有力手段。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把数学和动手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意识逐渐增强,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扎实,应用知识更加灵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朱雪萍.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有感[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卷)[C],2007.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小格梯形线段
玩转梯形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梯形
安小格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