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愉快教育
2016-05-14彭雪媚
彭雪媚
“愉快教育”是指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到学习本身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愉快教育”理念贯穿其中,本质上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让学生认识到阅读课文本身的价值,产生阅读欲望和兴趣,从而推动阅读行为的产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则是促使“愉快教育”顺利实施的保证。我觉得,开展愉快教育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事实证明,进行愉快教育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组织学习活动,还能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低年级教学中如何进行愉快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在导入新课时如何进行愉快教育
对于一节课,在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导入成功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了,那么他们就会带着一种愉快而又迫切的心情来学习,从而轻松地获得知识;导入失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则会差很多。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尽量采取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方式。比如,在教学《咏鹅》时,我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后,再让他们猜一猜谜语: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在教学《古朗月行》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月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说说通过月亮想到了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使他们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愉快教育
阅读教学在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中占很大的比例。这么长的阅读时间,难免使学生感到厌烦。那么,如何使学生来读呢?
(一)采用多种形式
阅读时,可以采取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乐于读。
(二)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有的课文是故事形式的,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时可以说:“这个故事多么有趣啊,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师听听好吗?”开小火车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拟声词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咔嚓、咔嚓、小火车开来啦!在告诉学生从哪儿开小火车时,可以说:“小火车开呀开,开到××那边去。”如果小火车开到一半就下课了,教师可以问学生:“哦,小火车到站了,那我们还开不开呀?”从而愉快地结束“小火车”的旅行。
(三)采用比赛的形式
低年级的学生好胜心较强,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阅读时开展比赛。在比赛前,应先告诉学生要进行朗读比赛,再指导朗读,这样指导的效果会好很多。指导后,再进行比赛。比赛有很多种方式,如:师生比、小组比、个人比、男女生比等。这样既能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朗读技巧,又能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三、在识字写字教学时如何进行愉快教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如何把识字、写字教得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很重要的。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来使学生正确记住字形。如,在教学“鲜”字时,明确定义后,我问学生:“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汤最‘鲜吗?”学生讨论之后,再告诉他们:“鱼肉和羊肉煮的汤最鲜了,因为‘鱼字和‘羊字写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鲜字。”教学“哭”字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两个“口”,让他们说一说,它们像人脸上的什么部位(两只眼睛)。然后,再引导他们观察“口”下的一点,说说为什么会有那一点(眼泪),从而使学生牢牢记住了“口”下的点。指导写字时,可以让学生边书写边说笔画名称,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很深刻。关键笔画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乐于观察、乐于思考。
四、在说话课中如何开展愉快教育
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说话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人人有“说”的机会,乐于“说”,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乐“说”呢?首先,要激趣。在说话课,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节课,老师要让大家来“说话”。等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后,教师又设疑:那么,要说什么话呢?稍后再转入话题。这样,学生就会在一种好奇而愉快的心情中“说”,并乐于“说”。
在说话中,教师与学生对话时(如用“你从哪里看出春天来了?”——“我从——”的方式对话),可以在问题前加入学生的名字——××,你从哪里看出春天来了?——就像平时与学生对话一样,营造出一种平等而愉快的说话气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这种对话形式,使课堂气氛更融洽。
在说话时,也不能局限于一种方式,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评比等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地交谈,达到交际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或者在课堂中做游戏,创设情境即兴表演等,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得愉快。记得在教学《有礼貌》一课时,我曾为每一个礼貌用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即兴表演,现在在班级中经常可以听到“谢谢”“不用谢”之类的对话。
参考文献:
焦书文.浅论小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法[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