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6-05-14徐金武
徐金武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从实践情况上看,存在着规范化,学科性缺失等问题,它们的存在将对学生理解科学教学内容,对科学的认知形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实行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至关重要。对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开展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认知,转变科学概念,引发深层次的科学理解。
关键词: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教学设计;应用方法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今,科学教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科学价值的理解,通过适当的指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从而更加理性和科学地处理社会问题。传统科学教育采用的是分科教学的方法,注重知识上的衔接,内容上的统一,很少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尽管能使科学教学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模式,但却使科学失去了社会价值,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处理社会问题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实行理解性教学策略,对于弥补传统科学教学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理解性教学阐述
关于理解并不是一瞬间的领悟,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究与钻研才能得到结果。对于理解教学,相关学者对其设计了框架,包括生成性议题、理解目标、理解活动以及持续性的评价。生成性议题能够从多角度发展学生的理解,通过联想丰富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更深层的内容,从而达到理解的程度。好的生成性议题需要教师具备设定丰富议题的能力,议题兼具趣味性、探究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成议题中,主题的不同会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具备聚焦性的理解目标,也更容易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有序地掌握教学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反复推理与应用形成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理解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行动力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理解性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步骤地进行,以使教学设计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设计
1.逆向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在单元课程教学设计中,需要采用逆向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评价,通过分析目标与评价间的差异改进教学方法。例如,三年级教科版比较水的多少,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操作实验、观察、游戏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然后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容器的刻度,之后渗透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体会水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通过科教要让学生理解什么内容,比较水的多少,让学生学会度量水,其他可溶性物进入水中会产生哪些变化等,从简单的度量衡延伸到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构建系统的学习体系,逐步地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启他们的科学探索之旅。
逆向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目标展开的,设定学习任务,根据任务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而达到某种学习程度,可以说是一种有计划的指导,从而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逆向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导向目标,从逻辑关系角度以及教学体系上更合理,所以,在应用方面,得到的效果也就更理想。逆向教学设计需要经历三个基本过程,即设定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安排教学活动,对过程进行指导,从中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理解性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让学生学到什么,就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课而言,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不同的测量方法,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待水的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理解性教学在科学学科当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其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理解性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自我践行,对于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牢固。
透过表面探究事情的本质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而促使这一过程发生的是人对事件的兴趣,而理解性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科认知,通过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和实践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理解性教学在教学当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兆洋.为理解而设计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1):13-17.
[2]张益军.例谈高中信息技术理解性教学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4(12):46-47.
[3]徐乃楠,孔凡哲.实践取向的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实践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论》等四门课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4):200-204.
[4]刘成章.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21(17):269.
编辑 杨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