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践问题研究
2016-05-14王瑞
王瑞
摘 要:在幼儿教学课堂中,将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学习的能力,促进幼儿大脑的开发。但目前我国幼儿游戏化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主要分析当前幼儿游戏化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游戏化教学起到改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实践问题;解决措施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一种游戏性的教学活动,它是游戏和教学的结合,是合理利用游戏因素组织的教学,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最好的感知事物的阶段,对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在这一时期主要依靠感知认识世界,认识的是世界的表象。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世界,需要客观地进行引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和体验。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存在问题
在当前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指导的时候大多是扮演一个指导者,而不是参与者。一般来说,教师在游戏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这就使得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的时候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教师在幼儿游戏中都是游戏的指挥者,忘记了自己应该担任其中的角色,只是单纯地引导幼儿,这就使得幼儿游戏化教学中缺乏科学性和引导性。如今幼儿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上的教学水平在提高,但相对来说还缺乏科学性。
2.游戏过于形式化、自由化和模式化
在很多的幼儿游戏化教学中,游戏都过于形式化和自由化。例如,教师只是把游戏当作保持幼儿注意力的手段,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能引入游戏。部分教师认为,游戏化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自由活动,幼儿可以随意玩耍,教师也不参与其中进行指导,甚至脱离幼儿的游戏。此外,也有部分教师将游戏当作课堂的任务,对幼儿的行为和在游戏中的角色做硬性规定,要求每个孩子按照教师为其分配的角色和任务来完成,甚至连游戏的动作都要规定,这就使游戏带有了强制的色彩,单纯地从教师的角度要求幼儿,并对幼儿的游戏做出评价。
3.教学环境上存在问题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幼儿园小班为25人、中班为30人,大班为35人。较为大型的幼儿园一般为10个班左右,中型的设为6~9个班,小型的则一般不超过5个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幼儿园的班级人数都超过了40人,少的也接近40人。由于教师的室内空间有限,当一个班级的人数过多的时候,就会造成拥挤,幼儿的身心问题也会随之增加。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施对策
1.教师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幼儿园的教学游戏,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目标下利用幼儿特点来开展的具有游戏性的教学活动,目前幼儿教学游戏已经成为幼儿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基本的教学活动。幼儿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的良好发展,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游戏化教学中,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主,并重新整合教育,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2.教师要正确指导游戏教学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系统,这种系统的构建不能由别人代替,必须要依靠自己建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能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要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获取有效信息。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游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代替学生去完成一些任务,而是要做好引导。教师除了传授相应的知识,还要帮助幼儿去理解事物,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分析他们提出想法的原因和目的,以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世界,丰富自己的认识。
3.教学游戏环境的改进
首先,教学游戏化环境应增强幼儿的教育性和参与性。教师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关注度十分广泛的特点,丰富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环境设置,以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向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科学、全面、系统的教育信息。其次,游戏心理环境的适宜。教师要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幼儿的合作、平等、互动、有爱的心理环境。幼儿在安全、快乐的环境中才会充分游戏,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创造的环境中,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无限发挥。
参考文献:
[1]宋慧慧.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134).
[2]杨琴琦.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78-279.
[3]李雪.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2):123-124.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