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2016-05-14于明华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于明华

摘 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对于其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基础。所以,这就需要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功能;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教育学科,在德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水平,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提高德育教学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能够找到许多与德育目标和内容相吻合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应该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强化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应该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开展德育工作,奠定德育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教材,深入了解语文教学内容,了解潜在的德育内容。例如,在学习《小鹰学飞》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积极思想开展有效的德育,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不怕困难,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从而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想要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应该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备课教学。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有一定的德育教学目标,以便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同时,在课上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准备的教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德育教学。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才能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提高德育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卧薪尝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短片,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能够勇于与命运斗争,能够卧薪尝胆,最终成就大业。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利用文章的情感开展有效的德育,才能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并且通过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印象,从而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德育,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实现最终的素质教育。

三、强化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德育水平

想要利用小学语文教学来提高德育的水平,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保证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和师德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小学生德育工作。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教学内容的培训,提高学生教学专业技能,通过一些培训会、交流会等形式,鼓励教师之间增强交流,互相借鉴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一些奖励措施,从而更好地激励教师参与相关培训,以便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例如,学校可以定期聘请相关的专家培训教师,传授给教师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以便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德育水平,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完善利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机制,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想要利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教学渗透,就应该发挥小学语文德育功能的机制,在制度上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该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在利用小学语文提高学生德育素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学,学校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同时,应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教师充分利用小学语文发挥德育功能,对于一些消极工作的教师,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后,建立德育教学保障机制。学校应该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为利用小学语文开展德育提供必要的支持,从物质上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有效提升德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有效磨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向上的影响,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激励意志,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所以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台君.探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求知导刊,2015(16).

[2]张霏.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上,2014(10).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