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四维度”

2016-05-14阮佩君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适度广度梯度

阮佩君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虽然有了“优化作业设计,实施个性作业”的理念,但更多作业注重的还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对于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却很少体现。教师认为: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应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为他们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快乐作业。作业设计要追求四个度:热度、适度、梯度、广度。

关键词:设计;热度;适度;梯度;广度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呼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感召下,老师们虽然有了“优化作业设计,实施个性作业”的理念,但更多作业注重的还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对于《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却很少体现。透视三维目标,我想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他们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快乐作业。如果我们将语文课堂比作学生的“文化大餐”,那么作业就应该是他们的“休闲点心”,笔者认为做好这份“点心”还需注重以下“四个维度”。

一、热度:形式多样——求趣

“百学趣当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约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力求多样、有趣,要使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并将其与听、说、读、写、演、唱、画、制作、游戏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如,学完《亮亮捉虫》后,教师请学生任意选择一种昆虫,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征,把它画下来,然后说说它长得怎么样,是益虫还是害虫?教学《长城》一文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伟大的祖国”的资料,搞一次搜集活动。学完《乌鸦喝水》后,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的作业,形式多样且富有趣味,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愉快地完成作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适度:因人制宜——求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去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其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实践中,教师可以把作业设计成“A、B、C套餐”,如《葡萄沟》:

A套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葡萄沟( )、( )、( ),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B套餐:“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等方面把葡萄沟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或周围的同伴。

C套餐:根据课文内容为“葡萄沟旅游开发公司”设计一则广告。

这样三级分层的套餐作业,难度各异,学生可以各取所需。各类学生各有作业可做,便使所有学生各有所获,以致达到朱熹所言“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

三、梯度:激活思维——求新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作业,老师都应引领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语文教学不是验证而是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发现式”的作业设计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主动地创造性地练习。如教学《狼和羊》后设计编剧作业:狼向小羊扑过去,以后结果怎样?由于课文没有直接写出结果,形成空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所以当老师提出填补空白时,就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结果有的编:狼“马失前蹄”撞在大石头上;有的编:恰巧猎人来了,枪响,狼毙命;有的编:狼扑得太凶,掉到羊身后的河里淹死了……教学《青蛙的眼睛》后,设计探索作业:

1.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了启示,发明了( ),用它来( )。

2.我知道( )的发明,用它来( ),是从( )得到启示的。

3.我觉得还可以从( )得到启示,来发明( ),用它来( )。

学情证明,这些创造型的作业,既拓展了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广度:注重整体——求全

生活即语文,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还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及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发展。具体可以这样设计:

1.做一做。学完课文后动手做一做。如学完《风筝》后,让学生回家放飞风筝,真切感受作者放飞风筝时的心情。

2.画一画。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

(1)画图画。如教学《桂林山水》《火烧云》这类优美的写景文,可以让学生画图画再现美景。

(2)画线路图。如教学《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线路图,理清作者游览、参观的经过。

(3)画方位图。如教学《北京》这样按方位顺序写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方位图,理清文章写了拿几个方位,每个方位各写了些什么。

3.查一查。在教学《蟋蟀的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等知识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上网等查一查相关资料,以帮助学习。

4.写一写。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可以就“我们家乡的环境怎么样?哪些地方的环境被污染、破坏?污染源有哪些?怎样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依据,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更好地发挥作业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程功,陈仙梅.教育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杨金林.为语文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钟雅玲.语文课外作业差异性设计和评价初探[J].小学语文教学,2006(1).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适度广度梯度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网络在拓展学生阅读广度中的运用
金融广度:指标选择与政策建议
地温梯度判定地热异常的探讨
科学把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深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