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6-05-14朱正霞
朱正霞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需要对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且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融入教师创造的教学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并且能很好地运用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课程教育的改革不仅仅需要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改革;探究性教学;改革措施;效率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方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教师也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在这个大环境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教学背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是其他所有门类学科的基础,学不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基本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坐在座位上没有思想地听,这种没有完全没有将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存在巨大的缺陷,必须加以改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教师只是机械地将书本上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而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展开学习,这样既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起来也会感觉非常枯燥,甚至产生巨大的抵制心理,导致厌学思想的滋长。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地位,并不是主导地位,是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而不是夺取学生的主导性地位。当前中国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教师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开展教学过程,不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当今沉闷的教学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过程实施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1.将课堂教学与探究式模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在采取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学习,并且积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采取探究式的分析,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保证学生研究方向正确的情况下,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展开问题的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实现自己能力的提升。
2.合理化、科学化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具体的教学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创造的环境中,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实际教学,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轻松,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朗诵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深度,融入作者创造的语言环境中,发挥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对于课文的情感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展开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给学生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个人能力。孩子是社会的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因此,教育也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模式,培养社会各方面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培养适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以及思维发散能力,在今后面对困难时,敢于正视,发挥自己的各项能力,尝试解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以及情景思维能力,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利用思维的发散能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下的语文教学课程中,探究性教学方案的实施迫在眉睫,必须立马实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融入语文学习的大环境中,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探究性思维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常淑娟,周淑丽.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6).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