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途径的思考
2016-05-14蒋筱徐敏
蒋筱 徐敏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途径,新媒体作为“第五大媒体”登上历史舞台,其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征使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首先,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缺乏创新,条条框框的文字灌输形式过于呆板,对学生教育的说服力不强,不受学生欢迎,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弱化,实效性不强;
其次,传统的党建工作因循守旧,未能与新媒体技术有效结合建立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呈现出工作载体不足、活动内容贫乏、工作方法简单、互动性差等弊端;
再次,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力量野蛮生长,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新媒体上存在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负面思想不断渗透,不利于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政治势力,都可以利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主张,网络已成为影响和争夺青年一代的主阵地。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可能性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基于其特殊的客观环境,具备创新工作方式和途径的现实可能性。
(一)学生党建工作者具备相应的变革意识和工作技能。目前,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党建工作指导者和组织者,目前在岗的辅导员基本上是八零后的年轻教师,他们具备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进行工作创新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的突破点在于运用新媒体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建立并传达党的先进文化思想,树立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具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优秀团体。
(二)高校学生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创新意识。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上生于90年代,长于新世纪,一方面这二十年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接纳能力强,对微博、微信等各类应用程序能够实现无师自通和快速上手,并且在朋辈中的迅速传播,他们是推动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对象和参与者,结合自身的生长环境和经历,高校学生拥有移动互联时代独特的表达方式,有能力并且更乐于利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和途径。
(三)软硬件设施的相对完备为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载体。新媒体依托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以网络为媒介,运用“微”技术传播,使现今进入新媒体力量不断增强的“微时代”。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电脑和手机已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无论是教学区还是生活区,Wifi热点与4G网络达到百分百覆盖校园,这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条件。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
新媒体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引入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域,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载体,使学生党建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
(一)丰富网络党建平台,提高学生党组织的吸引力。新媒体视域下,党建工作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开展的活动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拥护,是否能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党校、博客、微博、微信、党建管理系统及APP等平台宣传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枯燥的理论导入变成形象生动的影视、具体的案例,激活大学生兴趣的同时将高校党建工作做实。
(二)建立网络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性。新媒体视域下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摈弃传统的学生党建模式,而是坚持新媒体党建工作与传统党建模式的相结合。将新媒体技术有效地嫁接到传统党建工作当中,建立网络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把学生党建做得更深、更广、更立体。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工作。
(三)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先进性不是抽象的,它是与作风建设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先进性体现在优良的作风上。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良好的作风来体现,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要靠良好的作风来保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良好的作风来实现。
1.塑造红色榜样,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通过官方媒体网站对一些优秀榜样,尤其是身边的优秀榜样进行宣传和表扬,另一方面通过贴吧、博客、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全面、具体、真实的反映红色榜样的现实生活,让榜样的形象不再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真正拉近学生与榜样的距离,发挥榜样的力量。
2.联系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学生党员要体现先进性,必须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通过关注同学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动态,了解同学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扎扎实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结束语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探索更切实有效、更时尚的方式,将学生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但与此同时,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充分运用新媒体,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探索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6-87.
[2]章剑锋,祝伟华.自组织视野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及管理体系探索[J].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11(5):55-58.
[3]谢庐明.“微”背景下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路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62-64.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