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音乐课堂真正“美”起来

2016-05-14李先飞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有效落实音乐审美

李先飞

摘 要:音乐审美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必须有机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热爱音乐,加强对音乐美德的理解与感悟,激发情感共鸣。而由于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歌唱环节中的手段单一、信息量少,使学生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音乐审美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尝试提出一些方法,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审美场所,使音乐课堂真正地“美”起来。

关键词:音乐审美;理解感悟;有效落实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审美是中心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必须渗透在各个不同的音乐教学环节中。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激发情感共鸣、感受作品的美学价值,同时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之美传达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我们必须重新建构课堂教学环节,体现出时代气息,采用现代信息媒体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交互频率,活化教学流程,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促进音乐课堂美感教学走向纵深。要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表演、自主展示的旋转舞台,让小学音乐课堂真正“美”起来。

一、营造氛围,激趣创美

校园是孩子的乐园,音乐更是孩子的精神家园。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整洁、优雅的音乐审美环境非常重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能唤醒孩子对艺术之美的体验和追求。音乐教室的布置应该简约而富有美感。在边角和琴座上摆上鲜花和绿草,在墙体上张贴各种动物卡通画或者乐器的图片,也可以布置音乐名家的字画,等等,“让墙壁说话”,用音乐教室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育的熏陶,并产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演绎作品,润心育美

音乐教学,必须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实效,要坚持用音乐的信息和元素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顺着音乐的旋律和情感线来理解作品,建构价值观念。由于小学音乐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文情并茂、极富美育价值的,大多塑造了鲜明灵动的艺术形象,展示了鲜活生活的美丽图景。音乐课堂教学这些作品,无不是在演绎美的乐章,让学生体验到视觉、听觉、触觉上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中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润泽和震撼,孕育对音乐艺术美感的强烈追求。

三、欣赏体验,怡情悟美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包括声乐作品、器乐作品,都饱含极高的美育元素,它们形象生动、富含情感、能够让人身心愉悦,作品的律动可以让听众感觉到美之所在。作为小学音乐老师,应该让学生有充分享受的机会,为学生创建欣赏的平台,引导孩子们欣赏、体验、感悟教材中各类作品,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达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目的。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金孔雀轻轻跳》这个作品,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为主的节奏,形象地模拟了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整个作品画面优美、耐人回味。教学时我注意到歌曲本身蕴含的情绪具备诱发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础。因此,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祖国河山的巨大变化,用一组组画面将都市的绚丽多彩、小镇的迤逦风情、傣族山寨的风土人情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被优美的图画所吸引,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然后我用一体机配乐播放范唱录音,学生被我激情的演唱所感动,纷纷鼓掌欢呼。有了这个感情基础,这堂课教学轻松愉悦,学生们的脸上也绽放了天真快乐的笑容。课后的谈话更让我意想不到:老师,这堂课我最开心快乐,这歌可是我唱得最美的一支歌。我们好喜欢啊!

四、活动激励,启智倡美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农村的孩子,虽然没有机会接受音乐技能的专业培训,但是他们绝不缺少对音乐的追求。相反,孩子们对音乐活动有着极强的兴趣,都乐于参与其中,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二单元《木瓜恰恰恰》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从家中带来瓶瓶罐罐,并加以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敲打的节律和方法。教学中,我首先教会学生歌唱,然后找出典型律句进行节奏训练,要求跟着我弹奏的乐句轻轻敲打出节奏,再用投影出示乐句进行训练。让学生自己参与,不但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自主创造,还启迪了思维,培养了能力,感悟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

五、实践互动,导行律美

音乐的德育功能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别在群体性的合奏合唱中对团队精神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小学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训练“六一”合唱时,对声部的划分和力度的处理必须着眼于声音的和谐,对学生要求必须做到配合心齐,只要这样才能唱齐奏齐。再如,唱歌表演活动中,集体的造型必须整齐优美,而且和音乐配合恰到好处,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训练和表演中,既要互动到位,又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追求动作的美感,从而达到表演的完美。

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美学基础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价值,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悟,为学生搭建风采展示的“旋转舞台”,把音乐课变成孩子们的“梦想剧场”,让音乐课堂真正地“活”起来、“美”起来。

参考文献:

李波.让小学音乐活起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

编辑 白文娟

猜你喜欢

有效落实音乐审美
小组合作,落实三维目标之抓手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教学目标的规范叙写与有效落实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落实“四基”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