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2016-05-14刘明
刘明
摘 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人文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倡人文关怀,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从写作教学的角度,对不同题材类型的写作课堂如何渗透人文教育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人文教育;情感作文
作文教学应该将作文与做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小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在习作训练中才能真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文章读起来更有韵味。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在情感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习作训练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文章情感过于虚假、不够真挚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写作能力的缺失,而是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写真话、讲真事习惯的培养,在情感类作文训练中忽视了人文教育的渗透。因此,为了提高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和情感性,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天真善良、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征,鼓励他们自主挖掘有趣的生活片段,留心观察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从而在写作时更多地融入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具体来说,在开展正式的写作训练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艺术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投入浓烈的情感。
例如,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在针对“母爱是什么”这个主题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听妈妈的话》《小时候》等经典歌曲,让学生在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的同时,调动自己对妈妈的情感体验,逐渐酝酿出浓厚的情感。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上播放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照片,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的妈妈是如何照顾自己及整个家庭的故事。而且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会感恩、学会体谅父母的孝道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用心感受妈妈对自己的关怀,大胆倾诉自己内心对母爱的真情实感。比如,用富有指导性的话语启发学生,“通过这件温暖的小事,你觉得母爱是什么?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话?”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真实的情感。
二、在生活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作文教学最忌讳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读来乏味,但大部分学生在习作训练时往往存在这样的普遍问题,有些学生甚至觉得无话可写、无从下手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多和学生平时缺乏观察、缺乏生活体验有关。因此,教师在开展生活作文写作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热爱现实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社会实践,并将学校所教的道德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尊老爱幼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工活动,为孤寡老人做家务,送温暖,或者带领学生去福利院看望小朋友,和福利院孩子结成小伙伴等。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平时加强积累,将生活中有趣的小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拿到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点评,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实践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在自然环境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当前社会,普遍提倡“关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极富人文关怀的学科,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对环保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环保节日,设计一些和环保有关的写作训练题,让学生结合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环保理念。以植树节为例,教师可以将植树节作为素材,指导学生写一篇和植树有关的环保理念文章。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到植树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植树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在植树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植树的体验记录下来,写成一篇简短的植树心得文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西部地区植树治沙的纪录片或图文资料,并向学生讲一些植树治沙的背景资料,提高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环保意识。
总之,人文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情感认识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应该通过组织多样的生活体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重人文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少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广西教育,2013(13).
[2]郭富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J].语文学刊,2013(19).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