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泥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2016-05-14宋桂花
宋桂花
[摘要]民间美术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艺术形象,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民间美术的形式包括很多,有剪纸、泥塑、竹刻、灯彩等,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许多古老的民间美术正濒临消失的境遇,尤其是泥塑的传承与发展更要引起重视。目前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脱节的现状必须改变,文化教育主阵地的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素质教育泥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57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2005年,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成立,主要工作是抢救和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挽救泥塑艺术的衰退与消亡势在必行。2006年5月20日,泥塑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使下一代国人了解、热爱、传承、发扬泥塑艺术,学校如何做才能成为这场文化学习的主阵地?
一、转变传统观念,领会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美术与社会学科课程改革标准有如下要求:美术教育要“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教育强调了如下几个转变:从单纯注重泥塑技法的考证到强调对事物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的理解及解释;从强调泥塑技法的客观性到重视泥塑研究者的主观性,即重视美术研究者的主体感受;从强调美术学科的科学性到重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重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重视在美术研究中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这些重要转变集中反映了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增强,更突出美术教学为社会服务的功用与价值。因而新的美术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泥塑学习成为学生生活常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现“泥塑教学校本课程”的新方向。
二、加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教学是完成泥塑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组织形式,也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最主要渠道。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场地,课堂教学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大胆打破传统,摈弃传统美术教学的不足。教师仍然是泥塑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但知识传授不再是教师的唯一角色,他们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就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一样,他们是泥塑教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与中心,他们不再只关注传统技法知识的传递,而更关注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探求、大胆质疑,体验泥塑的塑造过程。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把生活“拉进”课堂,积极从生活中开发新课程资源;而后把泥塑延伸至现实生活中,为我所用。新课改下的美术泥塑课堂,将变成一个和谐自然、轻松有趣的“生活”一角。
三、把“日常生活”引入美术教育
泥塑课堂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泥塑课教学时,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让泥塑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变生活为泥塑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泥塑教学就失去创造的活力。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泥塑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泥塑,感受生活的五彩斑斓。可组织学生参观大型专业泥塑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泥塑课上所学的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四、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泥塑教学本身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针对其特点,可以通过播放音像资料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使学生了解泥塑的人文和地域环境,增强对知识的对比性理解,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应对本土文化加以保护和研究,泥塑艺术的发展更需要高情感容量的环境。作为美术教学的教师,应立足课堂,努力为学生学习泥塑营造良好的民间艺术氛围,以利于民族审美心理的渗透,从而播下泥塑文化的种子,烙下泥塑审美情趣的烙印,这样学生才能主动传承民间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回归。
[参考文献]
[1]邓福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
[2]杨晨.如何在民间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资源[J].美术大观,2008(2).
[3]王斌华. 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