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016-05-14郁积荣
郁积荣
[摘要]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语文课堂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遵循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的课改思路;其次,课堂中教师要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充分赏识学生,给学生提供展现的平台,使学生在改变中塑造自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此,语文课堂将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课堂改革注重参与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13
近几年,我校在借鉴课改名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四环节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聚焦课堂,突破课堂,认真反思,打造了一个个精彩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课堂需求。
一、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反思我县的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耗时,低效,伤学生,费教师。要想进一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提高课堂效率,走课改之路。关键是要创新,要迈出第一步,进行大胆的尝试。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说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坚决进行角色转换,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语文课堂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课改思路。
二、打造高效课堂,需营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实现“我的课堂我主宰”
课堂中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做到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材内容,重难点分明,由浅入深地组织课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容易接受新知,恰当发挥小组合作的互助性,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融洽了。
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自身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突破一个难点,教师适时表扬、赞许、肯定学生。如此,学生学有所得,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在积极、阳光的浓郁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推向高潮。学生自然就会做到“我的课堂我主宰”,在学习面前充满自信,具有主人公意识。
实施教学改革后的永登七中,语文课堂教学处处体现出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课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展现学生,改变学生、塑造学生,整个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教学效果也很明显,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精心诱导,优化小组合作,搭建自主展示的平台,提高课堂效率
《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做到每节课提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呢?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培养、诱导,要做到时时督促、日日检查。
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任人发挥,可以淋漓尽致地阐述个人见解,为个人展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相互的探讨,训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每一次犀利的问答,可以使课堂环环相扣,将课堂气氛逐步推向高潮,更使课堂容量加大、难度加深,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只要课堂教学明确学习目标,将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小组积极合作,形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相协调的系统化的评价模式,就会保证课堂有不竭的动力。
四、以学带教,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读、写、说、讲的能力
目前,我校的语文课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等环节,分层次、分步骤强化了各种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知识,并能灵活应用。我们还要注重教学相长,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教学过程要灵活多变,不拘泥于教材,巧妙把握课文的切入点,时时点燃课堂气氛;将课文化难为易,随机调整课堂节奏,让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互学共促,引起感情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读、写、说、讲的能力得以提升。
如今,我校语文教学已发生质的变化,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的主讲成为学生的主演,学生成了学习的主动者,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大胆做出了“我参与,我进步,我展示,我提高”的实际行动。课堂上,学生的动口表达与动手操作实践相结合,课堂联系生活,教学本身就是活生生的个人经验和体验,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集体荣誉感、安全意识在这样的课堂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能力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它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所倡导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新课程倡导下的“生本教育”理念,使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才能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