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开发与作用

2016-05-14施侠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8期
关键词:适应期适应能力团体

施侠

基于海门中专秀山校区2015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我们发现,中职学生容易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退学等逃避行为。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开发了《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实践证明,它对增强新生的适应能力大有帮助。

调查显示,海门中专有87%的新生具备较好或一定的适应能力,他们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其中有3/4的学生能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往时轻松、大方。有13%的新生适应能力较差,在面对新环境时,他们会有比较大的情绪反应和较多的适应障碍,容易出现诸如厌学、病休、转专业、调换宿舍、转学、退学等一系列逃避行为。由于学生间的个性化差异较大,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员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的时间和精力都相对有限,所以建议教师采取团队心理辅导的形式,发挥集体力量,帮助新生增强适应能力,早日融入新环境、新集体中。

一、《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开发

1.了解学生的适应问题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开发,必须以准确把握学生在生活、学习与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为前提,这样才能避免案例开发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增强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因此,团体案例的设计与开发者需要充分了解学情,并对中职新生在入校初始阶段出现的各种不适应问题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为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开发提供基础信息和参考依据。

2.确定主题与目标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开发应当根据中职新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开展。开发者需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确定几个心理辅导的主题与目标,即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什么,案例辅导的目标是基于发展性目标、训练性目标还是治疗性目标。只有在明确相关主题和目标后,才能进行各种案例开发项目内容的完善和教育素材的补充,针对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选择更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确保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教育效果。

3.规划框架与流程

在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目标和内容等基本要素之后,开发者还需要完成团体活动过程设计表和团体活动单元计划表,编制出团体心理辅导的详细过程,认真安排每个集体活动项目,细化组织方案和案例实施流程,从而为《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教育应用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此外,针对《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在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开发者要及时对团体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或修订,使其开展过程更加合理,心理辅导功能更加全面,案例应用效果更加高效。

二、《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作用

1.缩短中职新生的生活适应期

面对新的校园环境,中职新生都需要度过一段时间的生活适应期,而且大部分学生都需要一学期以上的时间去适应。而借助《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可以有效缩短中职新生的生活适应期,将大部分学生的适应期缩短至2~3个月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时,一定要营造出和谐的集体氛围,让学生在融洽的团体活动中,加强与新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学会自理、自立等。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团体中的每一名学生尽快消除对新生活的心理障碍,消除对新同学、新环境的陌生感,对接下来的学校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心。

2.缩短中职新生的学习适应期

由于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多中职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尤其是进入中职学习阶段后,学生在课外学习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性。但是,大部分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意识不足,学习上容易出现倦怠。而借助《新生适应》中的团队心理辅导案例,可以让新生在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对比和学习,激发学习动机、制定目标规划、探索学习风格、正视学习压力,逐渐形成对中职学习和自我的理性认识,逐步消除学习上的困惑,提升个人的学习效率。

3.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身边同学的变化幅度较大,入校后面临的往往是全新的人际关系,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很多学生容易陷入到人际交往的困境中。而通过《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探索和对比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在多次的互动中彼此深入地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也将会得到有效增强,学生懂得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意识到接纳他人和被他人接纳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逐步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开发与应用,需要以中职学生的学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新生在适应新环境时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基础,充分发挥班级同学中的积极因素,调动各个学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纳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与生活。

(责编 黄紫鹃)

猜你喜欢

适应期适应能力团体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雷鸟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一年级小学生适应期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探寻高一学生如何顺利度过数学“适应期”
沙漠里的精灵
女教师产后返岗适应期的“危”与“机”*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