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赛促教 完善备赛机制

2016-05-14李京辉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8期
关键词:赛项专班竞赛

李京辉

在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取得了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多年来,大赛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次的不完美,而我们恰恰是在一次次的不完美中成长。和往年一样,赛季一结束,我们有一堆新的想法想要去落实,也有一大把的遗憾等着去梳理。同样,但更期待在来年的赛场上实现新的突破。对于今后技能大赛工作的开展,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处理好精英式大赛与全员化大赛的关系

技能大赛,主要工作始终是解决“人”的问题,但囿于现行的选拔与参赛机制,我校在备赛与参赛工作上,一直有着极强的目标导向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陷入了仅有少数人群受益的精英式大赛的困局。

大赛的本意,是为了巩固专业建设、引领专业内涵建设以及形成专业品牌,同时,通过一定时期的赛项开展,进一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投入大赛工作的时间越久,我们愈发感觉到大赛的重要性。

从制度上来讲,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已经酝酿并实施了好多年,在保证大赛成绩稳步提升的同时,做好全员化的竞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大赛制度中受益,才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

今年我省推进的大赛全员化试点工作,促使我校针对电子技术技能课的教学做出了更大幅度的改进。我们将电工电子类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电子技术技能分为13个模块,同时设立了10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训项目,以检验技能教学的实际效果,以期通过较低的经济成本,开展专项技能教学与训练,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使大赛真正回归到创设之初惠及全体的本意。

二、寻求“精度和美观”“难度和速度”的平衡

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何落实工匠精神,实现“精度和美观”的目标和要求,同时处理好与“难度和速度”之间的平衡,是对大赛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始终认为,这两者之间,只有相互的促进,没有对立与对抗。

今年的技能大赛,有很多赛项已经明确提出了“工匠精神”的竞技目标。以我校参加的“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为例,在往年的比赛中,更多的是追求速度与工艺;今年则对设备安装方法、安装规范与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与实际施工保持高度一致,这些变化对该赛项今后的训练与开展,以及在相关教学实训科目中落实标准与规范,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搞好竞赛人才梯队建设

近几年,我校共参与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土木水利等三个大类的13个赛项。我们在教学组织、竞赛团队建设、专班架构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

教学组织上,我们有意识地分离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课程,把技能训练落实到全体学生的同时,也为后续选手的选拔打下较好的基础;竞赛团队建设上,由各年级选手共同组成选手团队,不以年级高低论高下,引入淘汰机制以及形成以老带新的团队运转机制;专班架构上,开始尝试建立不同于常规班级的特色专班,在保证专班学生基础课程开够开足的前提下,以固定体系的技能目标作为专班的主要学习目标,比如制冷体系、自动化控制体系等,在技能教学受益面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保障了竞赛选手的梯队培养。

具体来讲,做好各级大赛的备赛工作、人才储备工作以及赛项在教学中的转化工作,将会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唯有坚守“工匠精神”,坚持、专注、严谨地对待大赛,才能在各个方面真正有所发展。

(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赛项专班竞赛
怎么这么多工作专班?
工作专班泛滥成基层新负担
工作专班泛滥成基层新负担
基于赛项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模式改革
为国夺金
中职学校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培训实践探索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全国高职英语口语大赛回顾与反思
陕西:成立“工作专班”守护脱贫攻坚“安全线”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