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2016-05-14李月菊
李月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156-01
小说教学怎样教才算体现新课程理念呢?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应该怎样落实呢?课堂教学该如何设计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呢?教学泰戈尔小说《哑女素芭》(节选)的经历,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目前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纸质化、平面化。因此,在确定《哑女素芭》教学目标时,我就力求使教学目标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向标。
结合小说文体特征及“三要素”,我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体会小说中细腻的人物描写,能够分析素芭这一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反面衬托、侧面烘托),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说的悲剧内涵。
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往往重知识,轻学法指导。这节课,我努力将“小说阅读”的学习方法点拨、学习习惯养成放在第一位,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据此,这堂课我主要设计了“画像”“读心”“悟悲”三大板块,这样螺旋式地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悲剧内涵。这样的设计也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的。
1.画像——立体感知,把握形象。
这一环节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谈素芭在不同人眼中各是怎样的形象。这样的形象解读更加立体、丰满。
接着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素芭生活的村子是一个怎样的村庄?这对刻画素芭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这样,从“人物”和“环境”两大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读出素芭的美丽、善良,更读出出她的孤寂和不幸,深入感受美与悲的强烈反差。
2.读心——读写结合,提升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嵌入“微写作”,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策略。既能做到“读写结合”,又能让文本解读更深入。所以,我设计了“替素芭说说心里话”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发挥想象,替素芭说说心里话。
3.悟悲——拓展延伸,反哺文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解读小说主旨部分,我引入小说原文结尾:“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相关语句和“阅读提示”等资料谈谈对原文结尾素芭命运的理解。
这样由小说前半部分内容来猜测结局的活动设计,其实正是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含蓄的结尾,写得轻,读得却沉重无比。
4.总结——学有所得,余钟磬音。
最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体会、收获。很多学生从小说阅读的方法、主题把握的策略等角度进行了总结。更有学生从“我们要学会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这一角度畅谈自己的体悟。这堂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小说阅读的方法,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启发学生关注生命。
于漪老师曾经说:“真正好的语文课,要上得一清如水。”我想这“一清如水”应该是对语文本位的回归,是让学习真正发生,是我们语文人洗尽铅华后的回家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